警惕手足口病的“表兄弟”疱疹性咽峡炎又出来兴风作浪了!


最近,折磨宝宝们的手足口病还没消停
它的“表兄弟”也出来兴风作浪
那就是让宝宝们痛苦万分的——
疱!疹!性!咽!峡!炎!
之所以说它们是“表兄弟”
主要是因为它们:
病原体多数相同
主要是通过肠道病毒缠上健康的宝宝
感染对象相同
5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容易被它们缠上
感染途径相同
都可通过胃肠道(如患病宝宝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某些物品时(如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被它们感染。
那么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什么呢?
成都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李新
为大家揭开“它”的真面目!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视频时长: 430
暂时没有wifi看上面视频的粑粑麻麻们
可以先看下面的图文学习学习哦~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严格来讲是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 ,宝宝感染了肠道病毒,疱疹在嘴巴里面出现,这样就形成了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一般有以下症状:
主要是高热,极个别还会有头痛、腹痛和呕吐
几乎不吃东西,流口水,其实就是因为嘴巴里面有疱疹引起的
极个别身上会出皮疹,这时候就要考虑手足口病的可能性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之前没有列入传染病来管理,但是现在新的说法建议跟手足口病一起来隔离。它的传播主要分为两种:
呼吸道飞沫传播:比如两人在一起靠的比较近,对着嘴巴互相讲话,就有可能会传染。
密切的消化道传播:比如父母处理过宝宝的粪便后不洗手又接触孩子,宝宝便后不洗手等,另外小朋友喜欢玩玩具,玩过就拿嘴巴啃,然后另一个小朋友再放到嘴巴里面,这些都是传播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危行为。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发热超过一天以上,妈妈们就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查血,来确认病毒里面是不是合并了细菌感染,由医生判断是否严重。
另外,由于这个病是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都会好),如果查了血发现只是单纯的病毒感染,可以让宝宝在家多多修养。同时保证宝宝拥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注意摄入足量的液体即可。
预防办法就是讲卫生!
这种病目前是没有疫苗的,因此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让孩子在饭前便后勤洗手,用流动的清水彻底清洗双手。同时家长也要为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在为孩子更换尿不湿后、准备食物前都要用肥皂彻底清洗双手,这对预防家庭成员感染病毒十分重要。
由于疱疹性咽颊炎传染性较强,因此被感染的孩子建议居家休息并减少外出,在恢复之前不建议去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医生介绍
李新 成都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
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年,先后于急诊科、住院部、小儿内科工作。熟练掌握小儿内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多发病诊治以及小儿各类先天性畸形、感染、肿瘤、创伤诊治,对血液、肾病的诊疗方法及鉴别诊断有专门的研究,完成各类小儿外科常见手术,如“阑尾切除术”、“阴茎整形术”等全麻手术逾千例。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诊治;各类小儿外科常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