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咖啡的成功无法复制

3w咖啡的爆红离不开中国的特色政治体系,犹如庆丰包子铺。当你漫步在以前叫“海淀图书城步行街”现在改名“中关村创业大街”时,你会看见很多游客在3w咖啡馆前合影留念,又匆匆离去。
不能不说,3w咖啡的运气非常好,尤其对其创始人许单单而言,在快要倒闭的时候,在天使会杨向阳的帮助下,创办了拉勾网,将3w咖啡积累的人脉转移到互联网,并在2年后,迎来了李克强总理的视察。
随着3w咖啡的爆红,全国各地都涌出各种所谓的创业咖啡馆,有些甚至是当地政府直接扶持,作为政绩出现。而3w咖啡也喊出了要在全国开设100家,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模式,更是应了总理的心思。其实,不就是开个一家咖啡馆吗?
所谓的创业咖啡馆和曾经留下的“沙龙文化”如出一辙,都是一个圈子里举办的聚会,或者说,你在这里,能获得某种认同感。如果你在其它地方,大谈自己不出三年就可以身价过亿,和别人交流着几千万几亿的投资,一定会被人当作神经病。
而在这种创业咖啡馆,你可以奢谈梦想,奢谈上亿的估值,而不会被当作神经病,你可以和一群怀揣着共同梦想的人在一起聊到昏天黑地。理想的情况下,你买杯咖啡,也许就撞见了一个愿意为你梦想买单的天使投资人。
可实际情况是,它就只是一家咖啡馆,只是赶上一个政策的红利得到了总理的视察,从而给它披上了一层看似“神圣”的光芒,如果3w咖啡真的很厉害的话,也不会面临倒闭,也不会通过互联网创业拉来投资从而维持下去。
3w咖啡的成功离不开大环境的因素,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许根本没有它生存的空间。众所周知,北京的创业环境是国内其它城市无法媲美的,仅拿人才资源来讲,拥有最多的一流大学,保证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而在政策的扶持下,创业在北京已经成为风潮。
走到中关村、望京等地,十个有八个都在创业,另外一个正在创业的路上。如果放到其它城市,例如天津,断然不会这种景象,缺乏人才、资金,即使政策跟得上,这些咖啡馆吸引到的也只是一些纸上谈兵的梦游者。
全民创业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最简单的道理就是,都去创业了,谁打工呢?创业拼的就是人脉、资源,这一点3w咖啡的创始人许单单应该更有体会。如果大家认真去了解许单单这个人,就会明白,许单单能走到今天,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对许单单这个人没必要多做评价,他选择了互联网里成就自己,给自己积攒了人脉,同时做了很好的转型,拉勾网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与3w咖啡相得益彰,可以说拉勾的价值最后凸显出3w咖啡的价值。
最终的结果是,如果单靠线下想撬动创业这个项目,其实并不容易,各地兴起的创业咖啡馆很快都会消失,因为最终还是要靠孕育互联网的产品说话。
作者:麦可|来源: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