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为什么不生产冲锋枪?难道被美国和苏联人打的没记性吗?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还是军队作战思路的问题。
日本从很早就非常重视步兵战术,在日俄战争时期日本的新军就已经开始走向步枪精确射击+刺刀猪突的战术。即使在经历了一战和中国战场的洗刷之后依旧没有改观。
实际上,虽然很多地方描述中国军队火力孱弱、中国军队缺少武器,甚至带着砍刀梭镖打仗。但实际上,中国军队主要缺少的是火炮一级的支援火力,国民军队的基层士兵轻武器上还是不差的,尤其是中国军队对冲锋枪这种自动火力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在中国战场上,虽然在整体战争中中国军队是非常吃亏的。但是在局部战场和小规模遭遇战中,一旦日军遭遇中国装备有数量较多自动武器的“手枪队”“花机关突击队”等部队时,日军较弱的近距离自动火力则会非常惨。
但是从总体上,日军的战术即使经历了一战和中国战场,其在总体上的效果还是非常成功地。因此在日军高层看来战术无需变。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只是在欺负一群武器、实力远不如他们的人,而只认为“蝗军”天下第一。
在这种极度自负的高层判断下,日军的武器发展并没有按照士兵的要求进行,而是由高层军官提出不合时宜的作战要求然后让兵工厂生产,整个过程中士兵是没有说话的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出了诸如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这种弱智的武器。直到士兵们宁愿冒着危险去捡中国的捷克式机枪,甚至惊动了高级军官,日军才仿制zb-26生产出了96式机枪。
至于冲锋枪这种巷战、近战武器实际上日本还是有装备过的,不过装备时间晚,战术思维落后,日本的冲锋枪反而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在1940年日军定型了百式冲锋枪,并在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主要装备的部队是与日军血拼的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部队。产量不过1万支,跟苏联和美国那些动辄十万级百万级的比不了。
思想僵化、战术死板、官兵分明是日本不使用冲锋枪的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