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一女孩六年走了43个国家


1987年出生的她,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思维,从21岁开始,背起背包,独自行走在异国他乡,感受万千风土人情。她说,人的一生都在认知和学习,而旅途是一本百科全书,融会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5年2月19日,在没日没夜地追完《何以笙箫默》后,石晨曦静坐在桌前,晕黄色的灯光映在脸上,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几个英文字:Chelsea Journey。
Chelsea是石晨曦的英文名,Journey中文译为旅行。对于石晨曦而言,“Chelsea Journey”不单单是译面上的那层简单意思。
1987年出生的石晨曦,在21岁至27岁的最美好年华里,行走了43个国家、166座城市。
对于很多人而言,旅行是看风景、是购物、是度假,石晨曦的旅行则是一种探索,领略风土人情的同时,体验每种文化碰撞后带来的思想、价值的转变。
1
从“乖孩子”到“勇敢斗士”
石晨曦是椒江人,在父母、老师、朋友眼里,她是积极向上、开朗明事的女孩。
从小到大,石晨曦成绩优异,高中毕业考入国内某211大学,学习生物技术。2007年就读本科期间,她成为“开复学生网”200名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是当时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创立的面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公益机构。2008年,因出色的工作能力,她被李开复授予该机构唯一的“最优秀志愿者”荣誉,并被任命为千人大学生公益演讲项目负责人;被因特尔首任中国区总经理陈朝益纳为中国一对一培养的100人青年计划之中;在2009年,经由全球最大的大学生公益机构AIESEC推荐去波兰,教授当地大学生中文。
大学毕业后,石晨曦回到台州,担任一家出口企业外贸经理。
安逸的生活,高薪酬,令很多同龄人羡慕。然而,3年后,石晨曦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留学。
“当时很多朋友都觉得我疯了。”石晨曦说,大家都觉得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与国外的客户接洽,我从一开始的信心十足到游刃有余,到后来发现台州家族式企业的各种弊端。我觉得不该是这样的。事实上,很多企业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只要转型,就会突破。”石晨曦说,在越来越纠结的工作中,陈朝益的一句话让她做了一个决定。
“他说30岁之前,年轻人应该进行软投资,30岁后可以考虑硬投资。那时候,我有条件买豪车、买房子,但是我个人却会被限制在无法突破的笼子里。”2012年,石晨曦毅然踏上了赴西班牙攻读MBA的求学之路。
2
第一次出国,靠肢体语言完成5国之旅
有朋友说,石晨曦像三毛。在西班牙生活过,喜欢到处旅游。石晨曦说,喜欢到处旅游是受外公影响。
“我5岁的时候,外公几乎游遍了中国,后来年纪大了,还喜欢到处旅游。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给我带纪念品,经常拿着地图和旅游攻略和我侃侃而谈。”石晨曦说,那时候,她就非常向往到处看风景的生活。
真正让她爱上旅游的是大四的一次经历。2009年,她去波兰参加一个大学生公益机构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她一个人拉着大行李箱开始了一段奇妙之旅。
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芬兰—瑞典,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她用肢体语言交流,完成了5国之旅。
“清早6点钟,我坐在麦当劳里,用无线网络跟家人报平安后,走出门,突然非常惶恐。语言不通,看到站牌上密密麻麻的线路和站点,我不知道怎么走。”石晨曦说,她花了两个小时说服自己:也许这辈子就这么一次出国旅游了,不把握机会,就没有下次了。
那一次,石晨曦靠比划沟通,完成了5国之旅,也是那一次旅游,让她感受到了万千风景、万种人情的美妙。
“每次旅游回来之后,探索世界的欲望愈加强烈。因为每一次出行,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精彩牵动着你的神经,让你感觉原来事情是可以这样,而不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那样。”石晨曦说。
“刚开始旅游,我会像很多人一样,一定要去看当地的著名风景,拍照留念。现在我更多的是观察当地的文化、生活,去体验、感受他们的不同。”石晨曦说,比如去哥斯达黎加,这个国家没有军队,双语言教育,提倡的是“纯净的生活”,我就关注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国家的人民是怎么生活的。
石晨曦说,人的一生都在认知和学习,旅途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我们去融会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
3
旅行中的危险让她更加坚强
想象一下,一个女孩在闹市街头被持枪抢劫的画面。“每一次旅行回来,都会发现自己又强大了些。”石晨曦笑着说。
2012年,石晨曦到古巴旅游。一天中午,她在闹市街头被一个年轻人持枪指着,要求交出手中的苹果手机。
“当时真的懵了。光天化日,闹市街头,居然有人持枪抢劫。”石晨曦说,当时她根本不知如何反应,周边的人好像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没人过来搭救,直到对方拿走她的手机,她都保持着呆愣的状态。
“大概有十分钟,我就愣在那里,缓不过来。”石晨曦说,直到其他人提醒,这样的事情很平常,只要把东西交出去了,就没事了。
虽然遭遇持枪抢劫,但这并没有影响石晨曦对于旅游的热情。
2013年,在墨西哥国际机场前往墨西哥城汽车站,石晨曦又遭遇了一件敲诈勒索事件。那天她坐上一辆出租车,司机边开车边发短信,开了一半左右开始“pagar,pagar”,意思:付钱。原本,上车讲好100peso,司机却要价500peso。面对这样的情况,已有一些经验的石晨曦假装听不懂,司机持续pagar,pagar了5分钟。最后,石晨曦示意停车,叫人翻译。
“当时我希望下车,找人求救。”石晨曦说,但是司机依旧索钱,她只好拿出所有现金200peso给他,但是他不满意。正在此时,石晨曦看到了警察,趁对方不注意,从司机手里拿回100peso,带着行李飞奔到警察旁边。
她说,当时“啪”的眼泪全下来了。“事实上,每次旅行都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坚强。现在,面对旅途中突发的一些事情,虽然会紧张,但是我能够冷静地思考如何安全解决。”
4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是石晨曦《Chelsea Journey》的开头一句。对于她而言,旅行是心灵之旅,一路上的见闻,结交的朋友,让她人生的舞台不断开阔。
年前一段40多天的旅行,其中一站是多米尼加。最后一天,正准备飞往加勒比海的石晨曦,遇到了一位美国记者,他准备私访多米尼加的海地人贫民窟。石晨曦决定再留一天,跟随这位记者去走走看看,而这天的私访也让石晨曦被深深地震撼了。
“向导阿姨是位76岁老太太,带着她有点呆呆的儿子,头顶着一堆物品,这是她走很远买的食物。到达这个贫民窟,看到工人们在烈日下把农用车上的甘蔗一捆捆往大卡车上搬运,一天12小时赚6美金,哪怕74岁高龄的老年人也还需要工作。当农忙结束没有收入的时候,他们有时只能吃糖。
“采访中有当地妇女感觉到我对她们的尊重和友好,直接抱起她的孩子,问我能否做孩子的Guard Mother(干妈)?”石晨曦通过向导翻译才知道,这在天主教里是个荣誉,但当时有点被吓到了。
“当地人很纯朴好客,他们会给你仅有的食物,我们一下午接受了两杯热腾腾的咖啡。我们走访了十几户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基本没有受过教育。这里没有自来水,只能靠井水;小孩没有玩具,看他们玩了一下午的甘蔗当马骑。”石晨曦说,这些都深深地震惊了她,然后她像个妇女主任一样不断跟她们强调,只有教育改变命运,中国以前也很穷,但是很多老百姓无论多苦都让孩子爬很多个山头去读书,没有任何事情是简单的。
6年时间里,石晨曦去了43个国家。对她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思想,更是面对人生的态度。
去年留学归国,石晨曦选择了自主创业,创办了一个“西语培训班”。她说,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一是因为需要预留长时间的旅游期,二是想给台州外贸人士和一些年轻人提供不一样的培训。
“培训班不仅是简单的教授语言,语言是一门技术,一把开通世界和人生的钥匙,你要通过这把钥匙去开拓自己的人生,去突破。”石晨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