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郎春晖:未来5年 世界TOP15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里中国会占一半以上

内容来源 :8月30日, 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平行论坛之“产融创变 互联未来”青年企业家论坛 在杭州举行,郎春晖作为主讲嘉宾出席并发表了主题为《互联网趋势下的消费升级》的演讲。
编辑 | 沫小尧
排版 | 灰 调
2009年,创新工场成立,靠着移动互联网起家一直发展到现在。我更愿意把2009年定义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虽然在这之前移动互联网已经被叫了10年,但那只是搜索引擎时代的互联网。
真正的商业红利还未到来
2009年,中国移动全年的收入是4400亿,利润是1100亿。同年,联通的收入是1060亿,还没有移动的利润高。
那时候中国移动的口号是:“随时随地随心、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因为在它4400亿的收入里面,28%来自新业务。”
“新业务”指的是“所谓的移动互联网”,但如果真的去拆分它的报表,你会发现这个数字是有欺骗性的:
4400亿乘以28%是1232亿,其中700亿来自短信收入,再拿掉彩信、彩铃、ivr这些服务,其实只有30亿勉强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相关。
在那个时代,大家可能用过所谓的智能手机,代表机型是多普达的818pro/830,诺基亚的n95/n97,从它们的右上角能拉出一支触控笔,在电子屏幕上“戳戳戳”,才能连上网得到一条文本信息。
这时你会得意地跟满世界的人说:“我的手机能上网。”和现在的智能手机相比,它的体验感、交互性都很差。
一直到2009年,世界上出现了两家特别伟大的公司,苹果和google。
苹果定义了真正的智能手机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而google在全资收购了安卓之后,把安卓开源出来,这样智能手机的入门门槛就瞬间降低了,一部智能手机的初始投资成本从1亿美元降到了100万美元。
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来临,2010年,2011年手机的换季大潮随之到来。有数据显示,这两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4.5亿部。
在巨大的变化之下,产生了系统红利。创新工场赌对了这一波,随后巨头也快速参与了进来。在系统红利过了之后,我们继续找到了下一波红利,人口红利。
但实际上这两波红利和最后的商业时代所产生的红利相比只是冰山一角。因为真正的商业时代的红利和gdp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所占gdp的总额可能将超过95%。
商业时代的来临要感谢两家伟大的公司,一家是腾讯,一家是阿里。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实现了全民绑卡,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在线支付,商业就没有办法形成闭环。有了在线支付之后,最后一片天空就被打开了,商业红利期终于到来。
而在这个时代,我们开始提到一个词: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
除了支付所带来的变革之外,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消费升级会发生在中国?
01
优秀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在2015年的报告中把全世界排在前15名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都列了出来,1995年,排在前15名的上市公司的营收总和还没有2015年排在第15名的twitter多。
最重要的是, 在这15家公司里面,有4家是中国的公司,分别是阿里、腾讯、百度和京东。我敢大胆预测,在未来的3—5年里,排在前15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里一定会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公司。
另外,在互联网领域,中国市场占据着寡头的位置。
整个互联网市场,美国有18000亿市场,中国有10000亿,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加起来一共只有3000亿,所以,大头都在美国和中国这里。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会有这么大的优势?
因为中国和美国都有非常好的网络基础设施。
美国一直都是经济和技术的发源地,所以,网络基础设施自然也建得很好。
中国有优势是因为,我们之前很落后。
根据“排队理论”,你去银行办业务,有三个窗口打开,这时突然开了第四个窗口,这时谁最有动力跑去抢这个窗口?一定是之前排在后面的人。
在2g、3g时代我们相对落后,4g时代反而有了优势。
02
庞大的网民基数
“麦德卡夫理论”指出:一个网络的价值和它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平方把线性变化变成了指数变化。
在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中国没有多大优势,那个时候中国的网民数只有2.67亿,美国的网民数是1.5亿,按照“麦德卡夫理论”,两者相除大概是3,这意味着中国在以3倍左右的速度追赶美国。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网民的数量至少是8亿,美国是2亿,按照“麦德卡夫理论”一算,中国是在以16倍的速度赶超美国,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两年中国能接连取得这么多好成绩的原因。
03
中国还处在消费的持续扩张期
这点非常重要,去年中国的人均gdp是8866美元,6年前是4300美元,翻了一倍,如果没有这个做基石,其它的也没有意义。
04
持续城镇化
现在,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7%,这释放出了一大批消费人群,他们的出现加速了消费升级的到来。
如何应对消费升级
互联网趋势下的消费升级可以细化成四个维度:品质、服务、渠道、供应链。
品质升级
受中国地域经济发展落差的影响,品质升级现在基本上是按照两条路在走: 一二 线城市把国外高品质产品“国产化”;三四线城市把国内品牌做城市下沉。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而是由一部分欧洲、一部分美国、一部分东南亚和一部分非洲组成,割裂市场透明性和物流的流通性都非常差。
十几年前,淘宝出现了,它解决了商品流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了比价功能,但是“比价”解决不了“比质”,所以,在淘宝上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开始泛滥。
在对品质的追求之下,出现了海淘, 那些品质有保障,但价格不是那么离谱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这几年,国外高品质产品“国产化”成为了一大趋势。
很多人说,一二线城市的消费人群追求的是大牌,但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一二线城市的消费人群是最精明的,他们追求的不是大牌而是高性价比。
在过去的这20多年里,中国的发展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它的成长速度的确非常快。
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一批中产家庭,他们有能力出国去购买各种各样好的产品。在见过了那些真正高品质的商品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之后也就不再需要大牌来告诉自己什么产品是高品质。
三四线城市也在进行消费升级,这种升级和中国二十年前大城市的消费升级一样,就是追求品牌,自己对什么是好产品没有判断力,就只能用品牌来保证,所以,国内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做城市下沉。
这也是为什么vivo和oppo能快速地建立起品牌体系,因为在这些城市里面,消费者把它当做中国的苹果。
服务升级
服务升级分为 体验升级 和 服务无疆界 。
以留学教育为例,我们观察了过去这几年的留学市场,拿签证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每年都在以40%的速度增加,连续了好多年。
我们知道,一个赛道如果年复合增长率在15%就已经很吓人,但它居然有40%。
在这个领域,我们投资过一个项目叫“vipkid”,四年前刚投资它的时候,团队还10个人不到,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招到了100个学生。
但是当把这个模式跑通之后,他们开始放量,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学生人数每年都在以10倍的速度增加。上个月,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已经达到了4亿。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现在的商业已经没有了地域界限,当你把服务体验不断升级,做到标准化之后,规模化也能起来。
渠道升级
渠道升级分为 渠道品牌化 和 渠道科技化 两块。
品牌化是为了给品质做背书。以名创优品为例,它在全国有2000家门店,现在仍以每天2-3家的速度开店。
本质上说名创优品和以前的5元店、2元店没有多大差别,只是他们在做了渠道品牌化之后,用渠道的品牌来背书商品品质。
这两年,在传统商业部分寻求转型,移动支付成本降低、新机器技术带来新机器品牌等一系列影响之下,无人零售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也说明,渠道正在科技化。
供应链升级
品质升级、服务升级、渠道升级都离不开供应链的升级,供应链分为两种: 柔性供应链 和 反向供应链 。
柔性供应链按需生产,以迪卡侬和zara为例,反向供应链则以everlane为代表。
everlane有几大特点:一、与zara快时尚相反的慢经典模式;二、低加价率: everlane的加价为 1.8倍,而市场常规加价是4-8倍;三、不降价:服装产业管理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库存管理。
zara 之所以能做到低库存,一方面是因为柔性供应链,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建构了非常好的全球“下水道”体系,从而解决了库存问题。everlane慢经典和不降价的策略也从另一方面解决了库存管理问题。
创新工场的口号是“和创业者一起成长”,我们也希望在互联网消费升级之下,中国的创业者能抓住更多的机会。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