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教你成为生意上的套路高手,同行听了都抖一抖

文/南宫曦
学一门技术,比如打台球,道理都懂了,想成为高手,就要不断的练习。
做人是如此,商业亦如是。
1. 蛋糕店营销
十几年前,我听到一个做营销的人讲过一个蛋糕店案例。
他说:“有一个新开业的蛋糕店,怎么引流?很简单,找一个幼儿园,告诉园长“我开了个蛋糕店,你这里的小朋友过生日,都可以免费来我这里领一个价值十元的生日蛋糕”,等小朋友被家长带着来领蛋糕的时候,一个小蛋糕是不够的,于是很多人把十元小蛋糕折价买了个大蛋糕。当然,也有很多人直接领了小蛋糕,但是不要紧,概率在哪里。”
首先说,这个案例我没有试验过,当年我十八九岁,既没开蛋糕店,也不知道如何去跟幼儿园园长谈判。不过按今天的经验来讲,可行!(我说可行就是可行,很多喜欢质疑的朋友,照你们的想法oppo和vivo手机压根就不该有人买,很遗憾,他们销量都不错。纸上谈兵和实践有差距,建议你扔了那些商业名人传记和分析,去天桥摆个摊,你定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这个案例教给我两个道理,一个是,大街上发传单不如直接去抓精准客户。第二个,抛出一个小诱饵,可以极大的增加进店流量。
2. 儿童摄影营销
大约在听到蛋糕店的案例七八年之后,我有一个做儿童摄影的朋友,一起吃饭,说到营销。我讲了蛋糕店的事情,他觉得很震撼,然后我们策划了一个关于儿童摄影的案例。
我们依旧没有找到幼儿园,但是找到了一家超市,在超市里消费满一百元,只要加一元,就可以获得摄影店“六张写真”拍摄,仅限于儿童。套路也简单,每个小朋友都拍出几十张,作为父母,这张想要那张也想要。所以,加钱喽。
ps,你不要认为这个案例是我首创的,事实不是,很久之后,我发现早有人这么做过,只是我不知道。
但是,从这次操作之中,我学会了操作方法,怎么去跟超市的经理谈判,怎么套路顾客,让顾客觉得花钱也值。
3. 结婚用品大集合
做完儿童摄影案例之后,儿童摄影老板的一个朋友,做婚纱摄影的,来取经。都是摄影行业,他也想按照我们的操作方式依葫芦画瓢来一次,不同的是他想做的是成人写真。不要想歪,就是女孩子的那种摆拍照片。
我不认为他能成功,有一个关键点是对顾客没有精选。如果真跟超市合作,怕是来拍几张照片就跑的人会超过付费的人。
经过很久的商量,我们选了个路子。由婚纱店老板牵头,我们找来了家具店老板、家电店老板、家纺店老板、电动车摩托车的老板、手机店老板、金银首饰店老板。凑齐了十二个行业。明眼人不难看出,这十二个行业都是跟结婚有关的。在我们这边风俗里,结婚的人大部分得买这些东西。当年操作的时候还有太阳能这种东西。
运营规则是这十二家店老板出礼品,我操盘。婚纱店老板出一套水杯,家纺店老板出一个抱枕,我凑齐十二个礼品,用来召唤神龙。
运作手段是,租了一辆车(当年没买车,租的面包车),跑到我们县商业覆盖范围内的农村去。到了农村就打听,谁家孩子要结婚。然后跑到人家家里,摆上十二件礼品,说“你只要掏300元定金,这些东西都给你。另外这三百元在十二家店消费都可以抵三百元,最高可抵三千六百元。”
ps,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低,比如黄金首饰类,是指定商品的,但是推销的时候并没讲。
吸引力蛮大的,第一个是,单单十二个礼品凑起来,三百元都值得。何况在消费者看来,结婚无论如何都得买,去这些店里还能抵价。
另外,我找的女伴很漂亮,是我当年的炮¥友,离异无孩,给钱啥都干,进门的时候大爷大妈叫得tm亲的不得了。拉着准新娘的手像拉着亲妹妹一样。
这次斩获颇丰,因为收的三百元定金全归我,除去租车费用,可以都算利润。
之所以下到农村去,其实算是先祖皇帝“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实践版。
4. 套路之后的套路
把十二件东西摆出来,先让顾客看,然后再说钱的做法,来源在大学的一次经历。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哥,在中关村搞电脑,非典的时候通过我往学校卖过一批组装电脑。后来此大哥想开个娱乐场所(就说是娱乐场所,别问我具体是什么,因为不重要),我跟他跑腿去看房,看中一间,要房租50万每年,少一分都不行。
此大哥带了四十万现金过去,直接打开扔桌子上,说:“我真的很有诚意,你看看,我钱都带了。”
我心里想,“”tm差十万,相当于我十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不可能。”
当然是房东很墨迹,说不行。
但是结果出乎意料,谈成了。
这让我看世界的角度多了好几面。
后来这个套路我自己用过一次,我有个堂哥买房,在我们县城,要价三十七万。在我的馊主意下,大哥先是带了三十万过去,说同意三十七万买,先给三十万,给打个收条就行,剩下的七万都给清了,再过户。
剩下的七万,堂哥今天送过去一万,明天送过去五千,送到三十四万五的时候,告诉房主,“能借的钱都借了,凑不齐,不买了,让房主把钱退给他。”
结果是,三十四万五买到房子,省下两万五。
经过此次实践的成功,我意识到,商场都是心理战。都tm是套路。
5.业务高手
每一个成功的生意人,都是半个心理学家。我最有印象的是,大学毕业后的一次经历。因为那些年就业难,所以到了一个做酒的公司从事业务工作。我们的小组经理出单特别多,我问他怎么做到的。请他一条龙之后,他告诉我“你们谈业务,跟经销商说半天,经销商有意向的时候,你们再约再谈,我不是,经销商只要稍微一松动,我就把合同掏出来,把笔塞到他手里。”
我问:“就这么简单?”
他说:“就这么简单!”
6.家装整套营销
4.5段属于歪楼。回到正题。
用婚纱套装的思路做家装也可以,不同的是,这次抢的新入住的小区。但是不同的是,竞争激烈。为了抢顾客打架的事情,经历过好几次。
后来又新认识了个朋友,做会议营销,发很漂亮的请柬,租很正规的场地,大热天的时候开很爽的空调,一遍又一遍的现场抽奖。效果很好。
---------------
这算是科普贴,给小白看的。讲的都是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事情,至少是手机互联网之前的事情。现在的玩法,说起来,换汤不换药。
有些老生意人,讲“我就缺一个程序员”,这不是笑话,至少部分不是笑话。
当嘲笑鸡汤成为政治正确,我个人认为矫枉过正。
来知乎扯淡这么久,我发现一个事,很多人道理已经明白,缺的是实践。
我讲的道理,人人能看懂,貌似原创,实际上更聪明的人早就做过,这使我怀有敬畏之心。不敢装逼。
但是,把这些定理试验几次,变成自己的东西,不就进步了么?
初中的时候,几何里要画参考线才能算面积求高求和,学渣也懂,所谓学霸,无非是在懂得一个定义之后,无数次的练习,才能看一眼题目就知道怎么去解答。
商业亦如此,无他。你以为那些生意人,真是靠吹牛逼就把生意做成的?
本文转载自南宫曦的文章,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