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诚信 创下一片天地?访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建国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小村庄刮起,向全国蔓延。这一年,家住河南省封丘县的闫建国才11岁,懵懂的年龄里,他眼中的世界也开始变化了。“长大了要做一个有为的人,走出贫困的家乡”成了他心中的小梦想。
40年后的今天,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闫建国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大跨越,而他的创业经历也是诸多创业者在时代变迁中的缩影。自己在挫折中成长,企业在逆境中壮大,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建国近照
追逐梦想 谈何容易方知难
闫建国,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甘肃省河南商会副会长。
2018年6月24日,记者在他朋友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闫建国。温和、沉稳、睿智、豁达,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说话掷地有声,笑声朗朗。闫建国的工作时间表安排的满满的,见他的那一天,他要先去西宁再去格尔木,然后转道新疆……“现在多个项目工地跑,闲下来的时间几乎很少。” 闫建国说,自从公司步入正规化运作后,休息日都成了他的最大“奢侈品”。
1967年,闫建国出生在河南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叶寨村的一个小乡村子。封丘县是一个贫困县。1984年,因家中农活较重,父亲在上班每月一百多元工资也顾不上家,弟弟、妹妹年龄小,为减轻家庭负担,不忍看母亲一人承担操劳,上了半年高中毅然选择退学,想着要靠自己努力改变家庭、个人命运。当年,他曾经买台榨油机开过几年榨油铺,又和村上几个有经商头脑的一起贩运粮食、水果,最后当地政府有提倡支持搞乡镇企业政策,他父亲在乡镇上班为响应政策号召,贷款筹资在村上建一个塑料厂,由闫建国负责经营管理做起了塑料制品。在那个年代,国家鼓励化工企业发展,他也是村子里第一个敢吃螃蟹者。
总经理闫建国(左3)在参加2018年甘肃网友植树公益行启动仪式
闫建国经营管理的小型化工企业仅仅在市场中坚持了5年,但随着销售不畅,市场占有份额萎缩,企业一直处于亏损阶段,直到关闭企业大门的那一天,他在家乡已经欠下了近30万元的债务。“那个年代,30万元就是一笔巨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闫建国说,现在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巨大的债务并没有压倒这位性格刚毅的青年。年轻就是资本,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向往,让他像勇士一样,继续战斗。因为要偿还债务,他决定走出家乡,走向更宽广的天地再次创业。
公司承建的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钾盐田项目开工仪式
天道酬勤 根扎西北展露枝芽
2000年,债台高垒的闫建国离开中原,第一次来到西北,他在青海落脚。还债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在青海,没有资金的他,干体力活,苦活、累活都是家常便饭。幸运的是,吃苦耐劳,待人真诚的他,口碑极好,别人介绍了一个盐田矿池的小项目让他做。这也是能让他逆风翻盘的一次机遇。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还清了30万元的债务,并积累一定的资金。
有自己的事业,做一个有为的人,这个梦想像警钟,也像导航一样,激励他不要停下来。他一定东山再起,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
参加海西控股集团金鑫钾肥厂项目开工仪式的员工队伍合影
闫建国说,他一直遗憾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业务出差进城星期天全呆在书店看书,有钱就买书学习,对知识如饥似渴。”书中自有黄金屋。他除了读书学习化工类专业书以外喜欢读名人传、管理类和励志类书籍,从书籍中汲取养分拓宽知识面,打开思维,提升自我。他说自己刚进入社会最早接触到了一本书就是卡耐基写的《人性的弱点》。从这本书中,他学会进入社会如何与人交往相处,懂得了注重自己仪表、着装、礼仪、善于倾听是对别人最大尊重,做事先做人。
2004年初,闫建国来到了兰州。这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遍地机遇,遍地黄金。他下决心要寻找一个新的投资项目。经过实地调查后,他发现兰州周边地区对地膜的需求较大。于是,他干起了老本行,重新做化工企业。随后,他在河口镇的一家废旧企业里租了一个厂区,办起了自己的厂子,成立了他在兰州创业的第一个公司——兰州星华塑料化工有限公司,为立足兰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候,甘肃的地膜需求旺盛,销售良好,特别是在武威民勤、凉州及张掖等地区逐一打开了市场。一年下来,利润10多万元,还是挺好的。”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三年之多。
公司在临夏州康乐县八丹乡斜路坡村小学开展“精准扶贫,心系教育”慰问活动,图为:斜路坡村小学向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赠送锦旗
搏击商海 创业路上历经磨炼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国家对化工生产业严格管控,规模小的化工类企业逐渐被淘汰。闫建国的化工厂也走到了末路,而他自己同样面临着再次创业的抉择。
寻找新的行业,成了闫建国的首要任务。“做什么,能做什么?”一个声音一直在问。经过十多年的商海爬模打拼,闫建国已经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商人,自信、大胆、刚毅的性格,让他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精准定位目标。于是他决定成立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这是他第三次创业的尝试,也是他扎根兰州的后盾。
2007年,注册资金为4000万元,集房建、市政、钢结构、绿化、土石方、装饰、环保、机电、不锈钢;机械租赁、机械搬运、道路运输等工程和相关材料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年,闫建国正好40岁,企业是他为自己不惑之年送上的最好礼物。
公司成立了,首先要有工程要有项目。闫建国清晰的记得,第一个工程确实来之不易,公司承接的是在青海湖盐田修一个厂子和矿池。因为在青海打拼过,当地很多人对他印象很好,所以托了几个熟悉人才拿到了项目。
公司组织员工参加2018年甘肃网友植树公益行活动
人常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很多时候,你在用心做人,别人也在默默看你,你所积累的人脉会在某个路口巧妙地重合,将彻底改变你人生的轨迹。”闫建国如是说,“在工程项目上,垫资、欠账是承包工程中最大的瓶颈,前一天还身价百万,第二天也可能成了负债者。” 他记得,做工程最艰难的是2008年的春节,当时青海一个项目完工后,给所有人员发完工资后自己身上只剩下不足200元。他从西宁市区步行到西宁火车站,由于没钱回老家,自己一个人在廉价的旅馆里度过了春节。人在外,家难回。除夕夜,当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通话时,他哽咽着说不出话。“‘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那个时候真的很想放弃打拼,见到老婆孩子和家里的热炕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当时也是一种奢求。”至今,提及2008年的那个除夕夜,闫建国依然觉得是他创业历程中最“悲壮”的一次,深深的刻在了自己心里。
公司慰问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抗洪抢险干部员工
有诺必践 坚守诚信之道
在建筑行业流行一副对联。上联:拆东墙补西墙,都是窟窿;下联:借新账还旧账,都是欠条。 横批:年年都紧。闫建国说这也完全符合他的窘境。有一次,为一个工程,他签订了80万元的租赁合同租用大型机械设备,没成想因持续雨天,受租方一个月工程没动工,而机械租赁费必须支付。两头受损的他,只好从老乡、亲戚多处筹资资金,还向民间借贷高利贷,最后才还清了债务。“任何时候,就算自己吃亏,也不能耽搁别人的事。”这一次让公司元气大伤,但闫建国坚持,“经营之道在于诚,赢利之道在于信。”诚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企业搏击市场赖以生存的前提。任何时候,不能因为利而忘义。
正是始终坚守“诚信服务、守法经营、持续发展”的经营原则,甘肃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硕果累累,工程遍及甘肃、青海、内蒙、新疆等地区,“公司现在拥有国家住建部核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同时具有搬运装卸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员工也从起初的十几人壮大到现在的200多人,自有设备200多台,设备价值8000多万元。”闫建国说,“公司正在申办工程二级资质,虽然现在企业的全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但是,企业的发展势头很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会让自己的企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一路走来,一路风雨。谈及三次创业的感悟时,闫建国说,“品牌和诚信是企业贡献社会和取得效益的平衡点”。做人需讲诚信,做企业更应该讲诚信,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永恒的无形资产。他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一旦答应就不能反悔。每年无论资金是否紧张,从未拖欠员工一分钱工资,员工家里有事,或者客户需要帮忙,他都毫不推辞。
2018年8月16日,公司承建的海西控股集团金鑫钾肥厂项目开工
企业做大做强,也要回报社会。从2002年起,闫建国就在公益路上默默前行。为了反哺父老乡亲,他2017年、2018年两年春节期间慰问家乡65岁以上的老人送物资献爱心。在他的手机相册中,保存着数张发放物资的现场照片,老人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显露着微笑,每次看着一张张照片,闫建国倍感温暖和踏实。今年,他还和公司员工参加了在兰州新区举办的“绿色崛起,同心筑梦——每日甘肃网2018年公益植树行”活动。
志坚则路长,品高则声远。闫建国和他的企业团队,在创业的路上秉持责任与担当,坚守诚信与执着,历经三次创业的他,一定会带着搏击商海的经验,实现自己新时代的企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