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走过西咸欢河沿,平时这条路空荡荡的,但此时此刻,路上却被衣服被子占领了。
这条路段,其实是鲁迅故里景区的一部分,所以做成了全部的石板路,但这样的晒衣服,在外地游客看来确实会有损形象。
市政府把这种露天晒衣服的行为评为十大陋习,但其实想想,这也是无奈,小时候住在农村平房,哪家不是这样晒衣服的,这些平房,没有阳台没有大天井,要是挂里面,衣服根本没法晾干。
这样挂在外面,也确实是建筑结构受限导致的结果。
幸好这段时间没创文明城市,要不然住在这里的人家还能有干衣服穿?
原生态的东西多自然,多接地气,我大T朝看不起自己的出身而已
我支持你的观点。
不挂在电线上就好,
zf管别人最内行,还十大陋习,
有时,真的好无奈
其实。这才是最绍兴的生活。什么迪荡,什么银泰。都是现代文明的垃圾。环城河内,以小为美,虽然外地游客不会认同这样的生活,但这确确实实是最绍兴的味道,虽然是外地游客看了失望,历史名城保护的专家看了欣喜
这也是一种文化,把这说成是陋习实际上已是一种脱离了人民生活的官僚主义者说的话!
难道我们很富裕吗?
嗯这样的绍兴才是原生态,只要不阻碍交通以及影响安全 其实有脑子的游客也不会认为这是陋习
个人认为这个很接地气啊,以前的老绍兴就是这样生活的
不然怎么弄?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雨,拿出来晒一下太阳怎么了?不要说这个也是污染环境的
凭啥我们的晾晒是不文明的,美国的裸露是文明的?
谁觉得这种方式不好,谁去住住试试。
不少人和我说过,这也是一种民风,很朴实。
乡下不都是这样晒的嘛,这是生活的一部分,紧密贴合的!
面子是不能当饭吃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游客要的就是这种顺其自然,弄虚作假的人家要来看什么
首先这里是居民区,其次才是旅游景点。
楼主:是东咸欢河沿好不好、东西都分不清 咸欢河沿以新建南路为界
原生态,接地气
天天下雨,衣服晒不干,只能这样了
其实外地人也是这样晒衣服被子的。
外地人能操一口纯正的吴语么?吴语也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说吴语,晾衣服,那是水乡情怀,说蛮语,那就是棚户区
都是这样的地方出生并长大
这才有味道,刻意的话还有什么韵味
这样晒 衣服 被子有什么不好?
低碳、环保!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还可以杀菌。
不然的话,就要用 干衣机 。而且 有许多 有害细菌 不能在干衣机中被杀死。
其实可以统一发放晾衣设备 比如图示那种竹制的三脚设备(名字说不上来)
既然阻止不了 就就尽力做到整齐划一
外地游客也不会失望,要的就是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