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俞垛镇花庄村2000多农民忙时在农场打工,闲时外出打工赚钱,还可以挣到土地租金,三份“薪水”让他们的口袋鼓鼓的。
今年65岁的夏国兵是俞垛镇花庄村19组村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花庄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老夏告诉记者,过去种了一辈子的地,每到农忙时节,全家齐上阵围着七八亩地转,但是一年到头也忙不到几个钱。
2013年,他把手上的田地全部流转给了花庄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和原先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一起到合作社工作,不仅活轻松了,收入还增加了不少。
夏国兵告诉记者,“每年租金都在,麦收了就打到卡上,我们就到银行的好拿了,我跟我儿子也在农场打工,一年弄个8万到10万。”
吴九宏也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作为曾经的种粮大户,他对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的感触最深。原先他和老伴两人承包了30多亩地,然而一番比较后他发现,收益跟加入合作社相比大大不如。
吴九宏说,“这30、40亩田,一年下来,除去一切开支,也只能弄个1万多元。现在田都归了杨老板,我们老两人在杨老板农场上,前年弄的最多,也弄到7到8万元。”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搞规模化种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上,成本也降低了20%左右。
现在,花庄村2000多村民都选择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闲置下来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姜堰区俞垛镇花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爱东说,“我们每年以850元一亩田的价格流转给农户,我们每年需要大概发放160多万的土地租金给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