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于偏爱存钱的中国人来说,债务是个可怕的词,而央行数据显示,中国人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各种债务也越来越多,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
那么,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中国人的钱到底都去哪儿了?给大家整理一下几个消费去处的“大头”与大头中的大头。
旅游消费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各种节假日选择外出旅游的人几乎呈现爆炸性增长,自由行、品质游、度假休闲旅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旅游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选项。
出门旅游在外,就免不了各种消费,景点门票、购物、餐饮、住宿、交通、文化娱乐等等那都是要钱的!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途牛旅游网联合发布的《2016-2017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报告》分析,2016年我国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47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5.5万亿元。
教育培训等提升性消费
在当今高竞争高压力下,一个家庭中,不仅仅是孩子需要接受教育提高自己,职场人士也越来越懂得自我充电或在外加入培训班、社群,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而老年人也不甘示弱,“银发族”老人在实现了物质生活的保障外,会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养老用品、养老服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这无疑也是家庭消费中的一个结构。
租房、买车or买房,特别是买房!
居民人民币贷款及存款(亿元)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中国人曾经是最爱存钱的民族之一。然而截至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总额为62.6万亿。虽然居民住户存款月月攀升,但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境内居民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元。把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后发现,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
居民贷款中,房贷增长较快!
从贷款来看,过去几年中国居民贷款已经呈现爆炸式增长。境内个人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当然,主要是因为房贷增长较快。
房贷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数据来源:上财高等研究院
特别是当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也和房子绑在一起的时候,为了改善住房为了学位房,房奴们往往卖掉首套房,只、又只够二套房的首付,二套房的房贷远超首套房的规模,所以房子带来的债务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还一生房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的真实写照。
房贷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数据来源:上财高等研究院)
在大城市有一套房子,是想要在大城市扎根,成家立业,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和享受更好的基础设施的人们一个必需品。而在房贷存量上,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短短几年时间,包含公积金贷款的房贷余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在2016年底达到了68.3%,即使不包含公积金贷款,这一指标也在2016年底达到了56.4%。不断膨胀的家庭债务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沉重负担。来源:读创新闻
房子掏空了居民消费能力,有一点值得引起警惕,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因为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孱弱的消费能力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的。
还有很多是面子消费!虚荣消费!我认识的一些人,条件不如我,但是用的手机,开的车都比我好,还经常抱怨没钱花。某些人甚至借钱泡吧,把妹,打肿脸充胖子。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理财,今朝有酒今朝醉,过着竭泽而渔的日子。
一群弱智,余额宝本质还是货币基金,淘宝只是把这些零散的资金收集起来,再以“高价”存在吸储能力并不强的商业银行,这部分钱实际上也是算进居民存款的。
存在银行的少了,都是放在各种宝里面
因为银行利息太低了啊,余额宝之类的啥也不干都有4%以上的利息,你会去存银行?这就是为什么银行之类的恨死这些理财的产品了。躺着赚钱吃利息差的好日子缩水了呀
人均一下,都是负翁
现在不用存支付宝,我用的是工行余额理财,也是个货币基金,取出秒到账,限额5000万,虽然没那么多。自己办个手机银行就可以了,比支付宝方便
从现在起,除了必需的住房什么的,最好要持有现金。以后现金会比任何资源都要稀缺。估计中央会考虑个人破产制度的出台。
百姓的存款已经变成贷款了
再象现在这样发展几年就好玩了。到时候个人破产的应该很多。资本是条带血的主线,而且,血腥味越来越重了。到了后面抄底的才是高手。
人均2万存款,总算是有一次平均没拖后脚
没房地产,大家深层次生活更好
确实,我公司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信用卡永远黑名单、泡吧泡妹子,后来到岁数了,没办法开始拼爹了。
不过好在懂到了道理,现在一分钱也当两分钱花。
废话,国家有关部门这么些年来,往往都是瞄准了老百姓的银行存款来制定各种套路,这么久下来,普通百姓家里哪里还能有存款哟,早就被榨干了......
谁年轻不是这样过来的~凡是都有一个过程!
这不就是zf所需要的笑果🐴!?
中国还是发展很快的,还是要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