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00后ceo李昕泽称“老一辈企业家,不懂互联网”的一番评论在互联网上火爆传开,雷军也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但是对于李昕泽的这番评论,小编不敢苟同。毕竟现实中,就有一个老前辈从农村娃用互联网逆袭成it创业明星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他就是“映客”创始人——奉佑生。
扔掉“铁饭碗”,踏上创业路
1979年,奉佑生出生于湖南的一户农村家庭。由于父母教育十分严格,奉佑生从小学习都非常拔尖儿。最终,1993他不负众望考上了中南大学,学习计算机与应用,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程序员。
奉佑生毕业后,便顺利吃上了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公家饭”。两年的基层公务员生活,让奉佑生倍感无趣。他力排众议,最终扔掉了这个“铁饭碗”,踏上了追逐梦想的创业之路。
与大部分的新手创业这一样,奉佑生刚开始也比较迷茫。他做过行政、做过运维、做过erp系统开发。随后,在深圳的华动飞天,他用10年时间慢慢地凸显他的专业技能,终于孵化了第一个音频直播产品 “蜜live”。
有嗅觉敏锐的他察觉到“直播”行业的商机,于是他便开始独立创业,于2015年5月推出了属于他的“映客app”。很快,“映客”拿到了500万天使轮融资。随着用户数量的猛增,“映客”收入迅速达到300万,并在app store中,从300多的排名一跃进入前10名。
这下,“映客”成为了各路资本家眼中的大蛋糕。随即而来的,是几千万的融资。短短半年时间,“映客”就已经拿下了三轮融资。趁着直播行业的火爆发展,“映客”的盈利也超预期,给奉佑生带来了巨额的回报。
映客“巧借壳”,奉佑生狂赚12亿!
9月5日,宣亚国际发布重组草案,拟以28.95亿元现金收购奉佑生、廖洁鸣、侯广凌、映客常青、映客欢众和映客远达等核心管理层持有的蜜莱坞(映客)48.25%股权,交易完成后,宣亚国际将成为映客的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映客的营收是宣亚国际的9倍,净利润是其8倍。表面上看,宣亚国际的胃口真的不小。其实,研究宣亚国际收购映客的资金来源,就会发现其中的两大猫腻。
第一,宣亚国际账上的货币资金仅有3.3亿,收购的钱是哪来的?
宣亚国际想要吞下估值60亿的“映客”,最少需要30亿的资金。而宣亚国际账面仅有3.3亿货币资金,剩下的近29亿的资金其实都是向东宣亚投资、伟岸仲合、金凤银凰、橙色动力、伟岸仲合借的,其中有74%的资金都是来自映客本身的支持。
换句话说,这就是“左手倒右手,自己买自己”的玩法,和王健林借钱买自家房地产是一个道理。
第二,收购变换股,“规避借壳”
收购的资金从宣亚国际的手中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映客的手中,无非就是给出了部分股权,所以现金收购的本质也就变成了换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购是全现金收购,这就避开了证监会的审查,简化手续,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奉佑生的团队也因此套现33亿,他个人狂赚12亿!
直播行业的热度已经开始退潮,人们对于直播的态度也开始走下坡路。奉佑生的这波“高抛低吸”做得非常完美,如果不靠这种手段,单靠直播“映客”很难完成上市。
如今,宣亚国际收购“映客”也将走上“营销+直播”的新道路,一方面,“映客”投资人的钱从股市上拿回来了;一方面,宣亚国际的股价也能借此刺激一下,也算是个“一箭双雕”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