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里巴巴宣布农村淘宝app正式停用,并入手机淘宝。消息传出,久久没有大动静的农村电商又浮出人们的视线。
农村电商项目是由国家政策支持,以马云的阿里和刘强东的京东等电商巨头们一起联手发起,目的在于建立农村电商体系,服务农村,改变农村而建立的。据说在五年时间里,仅马云就投资百亿来推广农村淘宝,建立了无数农村淘宝站点。
但是尽管动作如此之大,农村电商之路依旧坎坷,据悉,电商在农村渗透率仅仅为百分之七,相对于上百亿的投资和国家如此之大的力度来说,少的简直可怜,那么为什么曾经最被看好的项目到目前为止依旧难以打开局面呢?
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不解决,花再多的钱也无法农村电商的颓废之势。
投机者的不作为
要知道农村电商是有专门的补贴的,而很多人就是看中了这个补贴,于是纷纷抢占农村淘宝的名额,为的就是补贴,然后所谓的农村电商只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不仅不对农村电商推广不作为,还带坏行内风气。
农村人对互联网认识不足,抱有怀疑态度
农村人对于互联网认知还是相当低的,很多老农民都没接触过互联网,而提起电商(网购),农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都是假货,第二反应就是容易被骗钱。试问抱着这样的态度的农民如何能接受电商的存在呢?农村电商推广的最大难题就在这里,农村人对农村电商乃至互联网都有比较强的怀疑态度。甚至有的电商打开局面,但是一旦出现假货,农村人还是选择实体,且一传十十传百,降低一大部分人对电商的评价。
农村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
农村最严重的现象,不是什么陋习恶俗,也不是什么土地争端,而是大量流失的劳动力和农产品种植产生的恶性循环(农产品市场波动导致大量劳力外出务工,青壮人员流失导致农产品种植对市场认识不足),而农村电商推广的难点就在于此。留守的都是老幼病残,试问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用的他们,如何接受电商呢?而且,劳动力的流失意味着购买力的流失,没有购买力就没有市场,而对于老人和孩子,实体店大概比电商更吸引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