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嘉兴一家外贸公司和沙特一家公司的邮件被骗子拦截,20万美金差点被骗走。
秀洲警方提醒,破解电子邮件诈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汇钱前打电话核实。
20万美金差点被骗
这家外贸公司和沙特一家公司有业务往来,双方已经合作很多年。
平时联系,双方都是通过电子邮件,主要联系人则是这两家公司的业务经理。
4月2日,这家外贸公司的邮箱里收到一封退回来的邮件,发来这封邮件的邮箱为“Msil-daemon@smail1210.cn4e.com”。该邮件提示,无法将这家外贸公司的邮件发送到沙特公司的邮箱里。最后还提醒,以后如果有邮件,不要再发送到老的邮箱,可发送到新的邮箱。邮件里还附上了新邮箱的地址。
就在这家外贸公司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沙特公司也收到了内容差不多的邮件。
于是在后来的几天时间内,双方都将邮件发到了新的邮箱里。
4月8日,这家外贸公司与沙特公司进行一笔20万美金的交易。按照约定,沙特公司要将钱打过来。
打钱之前,沙特公司的业务经理仔细看了嘉兴公司的对账单,发现有点问题,收款的公司名称和账户发生了变化。
沙特公司的业务经理觉得奇怪,就打电话来询问。这一问,就问出了问题。嘉兴的这家外贸公司根本就没有更改过名称和账户。他们意识到,那几天来往的邮件被人动了手脚。
记者发现,收款的账户竟在浙江永康。
汇款前一定要核实
邮件是怎么被骗子拦截下来的?对此,秀洲公安分局网监大队民警范明分析认为,骗子通过某种手段获取了嘉兴这家外贸公司或沙特公司的邮箱密码,之后扮演了一个中转邮件的角色。“这种案子我们遇到过。骗子诈骗的手段很简单,但侦破起来很难,因为有些骗子身处境外。”
据了解,电子邮件诈骗案件是从2011年开始出现的。2011年,广州增城一家外贸公司与美国客商通过电子邮件洽谈一宗价值90多万美元的服装生意。结果,这笔巨款落入骗子之手。好在后来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境外的骗子被抓获。
范明说,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电子邮件诈骗均是跨国跨境联合的团伙作案,受害者基本上都是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一带的外贸公司。骗子十分狡猾,懂得如何规避风险,他们往往居住在境外,有时候会和境内的骗子勾结。
据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外贸交易双方前期已建立起较固定的联系方式,并大多依赖电子邮件,因此很容易被骗子拦截邮件。对此范明提醒,千万不要在邮件上发送重要信息,特别是汇款账号等。在汇款前,一定要打电话核实。
肯定有内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