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旅游业也不例外。
现在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在发展旅游业,虽然各家的资源优质度各有不同,不过每一座旅游城市基本都配备一条以上的商业街,有些商业街因为景点名气太小或定位不明确濒临歇业,更多商业街因为城市和景区的巨大ip而游人如织,带旺了地方经济。
中国哪个地方的游客商业街最多?我想江南说二,没有其他地方敢认一。
江南地区沿海沿江,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和经济发达地区,良好的区域优势使这片土地衍生了大量的古城、古镇,从而产生大量商业街,这些商业街的建筑或许有一定的差异性,所卖的东西却同质化严重。
东西贵是人们对旅游商业街的基本印象,其实造成这个结果的主因在于商家的运营成本,曾经问过在中心商业街经营的商家,对方说租金是其他地方的五倍以上。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只能把商品的价格提高,以此至少维持收支平衡。在热门的商业街,只要商家定位准确,经营灵活,基本上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其实,无论是租金高,还是东西贵,原因都是游客太多造成的,这只能说当地政府或运营公司太会经营。
在这场游客生意经中,很多商家赚到眉开眼笑,但要论赚钱赚得最轻松的无疑是早期趁低买入的业主,他们能够玩转商海,靠的是运气、眼光和实力。
去过国内很多地方,发现各条商业街相似度最高的是各种工艺品、饮料、姜糖和鸡排之类的东西。那些看似精致的工艺品,有不少来自广州一德路或义乌小商品城。
商家之所以放弃创新而卖些到处都有的东西,其实就是懒和追求稳妥,毕竟创新的东西结果只有两个-要么生,要么死,很多人不敢冒险。
在苏州平江路漫步的时候,看到了山西的沙棘汁,价格比山西本土翻了将近三倍,这也许不是单纯因为租金贵了。
中国人出行通常分成两派,一种是纯旅游观光型,一种是购物型,旅游商业街赚的便是购物型游客的钱。
只要有人就有市场,借景区的影响力,或借历史旧街之名是这些旅游商业街能够长期兴旺,长期保持高物价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没有影响力的街道,东西自然就贵不起来了。
如果你不想在景区“高消费”,其实可以在周边找找吃的东西,苏州平江路、山塘街附近人流量相对不多的街巷道路都有不少特色店,成都宽窄巷子附近的魁星楼街更是特美价廉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