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第一庙”关王庙碑记


“临县第一庙”关王庙碑记
江河万里,以地为基;亘古万世,以人为本。
一地之兴,恩泽远布;一族之盛,德脉绵延。
物换星移,何以为托;塑神立庙,教化长存。
关王庙历风雨沧桑兴亡替代而香火传承,赖神人和谐相辅相成。追根溯源,人之共性。光绪32年重修立碑,族人中戊戌科举人李应禄专作考证,其时留存最早为明成化年修缮碑刻。庙称“关王庙”,当是关公封王之时。宋徽宗1107年,关公封“武安王”,至明神宗1613年封帝,这一时段建庙当为“关王庙”。庙建于明成化之前,成化年起于1465年止于1487年,又村人世代相传,村名原名“武安镇”,似与关公封“武安王”相印证。由此推论,本村关王庙创建当在宋时,最迟为明初。
李姓一族,迁居于此凡18代,族谱完整,家风淳厚。村名原为张家庄,后称李家庄。乾隆六十年,天火毁村,独关公神像与三门柱完好,时人奇之神之,闻声膜拜者络绎不绝,关王庙声名远播,远近诸人皆称“关王庙”,村人顺意将村名改称“关王庙”。村因庙得名,庙因村得道,二者名合一、意合一,为世所罕见时所少有。李族敬畏关公之神威,尚忠义,崇仁勇,信植福之有基,倡行善之有报,村风祖训代代相传,家族人丁兴旺事业昌隆。因感文脉传承之大、德行坚守之要,甲午之年扩建庙宇。能者舍资,勤者献力,共襄盛举,志虑虔诚。武圣立马院内,关王雄居正中,文圣孔子庙及龙王庙分列两旁。佛寺与之紧邻,建寺时久,原有住持,今塑释迦摩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另有观音殿、龙王阁、真武殿、三官庙、三位娘娘庙等建筑,均修葺一新。诸神风云际会,关王庙继往开来。
感曰:世无信不公,人无信不立;立信心田广,守信自如意。是为记!(雒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