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8.018px]11日早上8时多,汉龙汽车项目工地上的工人李翔,戴好安全帽,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和往常的习惯一样,他望了望墙上的施工进度表,心里又多了一丝紧迫感和动力。“目前,我们50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力争明年3月份交付厂房进入生产线安装。”李翔说,他期待早日看到工厂能“驶出”新汽车。
[size=18.018px] 让时间回到2016年3月26日。这天,大冶市汉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这个总投资90亿元的项目,是大冶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节能汽车零部件10万套、新能源汽车(纯动力、混合动力)零部件20万套,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size=18.018px] 汉龙汽车牵手大冶,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曲折的邂逅故事。早在2012年,大冶就开始与“汉龙”接触。当时,大冶派出由大冶党政班子和大冶企业家组成的考察团,先后分四批去汉龙公司总部考察调研,还邀请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关注汉龙公司实力和前景。最终形成共识,一定要把这个好项目引进来。可刚开始,因综合考虑,“汉龙”拒绝了大冶。
[size=18.018px] 但大冶人并不气馁。3年多来,大冶方面锲而不舍,一边与汉龙汽车公司保持密切联络,一边补齐大冶在配套发展方面的短板。
[size=18.018px] 2015年12月28日,大冶市与汉龙汽车产业园项目初步签约。当年年底,汉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大军在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的陪同下,来到项目的选址地考察,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
[size=18.018px] “汉龙”选定地块后,大冶拿出了非同一般的“干事速度”,征地、拆迁、平整工作随即紧锣密鼓进行。最高峰时,工地上的施工车辆多达280多台。今年大年初一,李修武没有在家过年,而是亲自赶到工地,拍了一张照片,并用微信传给田大军。当田大军看到照片上的那一瞬间,他被大冶的干事精神感动了,坚定了落户大冶的信心。
[size=18.018px] 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一块数百亩平整好的地块就“交”到了他们手中。“大冶人招商时那种不抛弃、不放弃、执著坚韧的精神,让我们很感动。”田大军坦言,在项目考察时,“汉龙”也考虑过湖北省的其他一个城市,但是,大冶凭借服务赢得了“汉龙”的芳心。
[size=18.018px] “汉龙无小事”,特事特办是大冶对“汉龙”的承诺。
[size=18.018px] 为让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大冶市还为项目成立了一个指挥部,成员包括环保、规划、建设等部门,为项目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
[size=18.018px] 针对企业的污水处理问题,今年7月8日,正值汛期的紧张时刻,大冶市长王刚一离开防汛工地,就急率招商、环保等部门负责人来此现场办公。经过两个小时的协调会商,汉龙公司面临的7个问题有了解决方案。王刚列出时间表,限期各部门交上“服务答卷”。
[size=18.018px] 一花引来百花开。11月24日,大冶汉龙汽车迎来了几位新产业伙伴,“朋友圈”不断扩大。包括汽车混合动力发动机、轮毂、座椅等6个汽车配套项目集中开工,汉龙汽车配套产业园总投资达80亿元,至此,大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一个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size=18.018px] “我们带着项目进‘十三五’,不断成长的新产业,不断完善的新产业格局,必将为大冶发展带来强大动力。”李修武表示,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带动大冶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为实现“十三五”经济总量在“十二五”基础上翻一番的“211”目标,即在全省县域规上工业总产值率先过2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率先过1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率先过100亿元,在全省县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国“百强”第二方阵,发挥强大的支撑带动作用。
今年大年初一,李修武没有在家过年,而是亲自赶到工地,拍了一张照片,并用微信传给田大军。当田大军看到照片上的那一瞬间,他被大冶的干事精神感动了,坚定了落户大冶的信心。
这样负责任的干部,何愁做不好工作呢?加油~~~~
确实不错。。。
早日投产,本地人优惠购买
如果能发展内燃车才是王道,新能源车都是骗国家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