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目前正是雷电天气的多发期,前一秒还艳阳高照,后一秒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如果我们在野外空旷地突然遭遇雷暴天气,你是否可以判断雷区离我们有多远,以便采取有效防御呢?
图片来源:东方IC
一名美国摄影师在芝加哥拍下了这组不可思议的闪电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闪电在空中“起舞”,并多次击中芝加哥几座著名的摩天大楼。这些闪电在被相机定格之后显得十分壮观,仿佛大自然将城市上空当成了一块画布,肆意挥洒才情,画出不同的图案。
“首先认识雷电,雷电是什么?
雷电(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激烈放电现象,通常在雷雨云(积雨云)情况下出现。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和云地闪电。云地闪电对地放电时,会形成剧烈的热效应、电效应、机械效应和电磁效应,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
“闪电与打雷为什么“不同时发生”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当雷电来临时,我们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但其实两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之所以感觉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光和声音的速度有差别,所以,要想判断雷区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主要的依据就是音速和光速之间的差异。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近30万公里每秒,而声音的速度每秒钟只有大约340米,两者的差距大概要超过90万倍。
“闪电离我们有多远
从我们看到闪电的一瞬间,到我们听到雷声的这段时间,其实就是声音传输的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大概计算出雷区离我们有多远了!
比如看到闪电,于是可以在心中开始默数:1,2,3,4……直到听到雷声响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数了4秒钟,那么雷区离我们的距离就是时间4秒,乘以声音的速度340米/秒,通过这样的粗略计算,我们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雷区距离我们大概有1500米左右。
既然掌握了计算雷区距离的方法,那我们就能通过对比来了解,雷区是正在向我们靠近,还是渐渐远离我们了。比如你第一次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用了4秒钟,而下一次变成了5秒,就说明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如果第二次只用了2秒,或是1秒钟,就说明雷正在向我们迫近,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防雷了。
当雷区离我们比较近的时候,应要采取措施,以规避雷击风险。如果雷声就在耳边,且声音较脆,或者一眨眼的功夫雷就响了。这时,要做的就是立刻蹲下,双脚并拢,头向前,以减少雷击的风险。待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再到就近的室内躲避。
“容易遭受雷击的人员
●室外、旷野、田间的行人、劳作的施工作业人员等;
● 大树下躲雨的人员;
●高大烟囱、输配电塔(杆)和线路、高大广告牌下的停留人员;
● 触摸或靠近金属塔、输水金属管道和露天大型施工机械的人员;
● 靠近外墙、门窗的室内人员;
●触摸金属管线的人员;
●室内吊灯线下1m以内的人员。
“容易遭受雷击的地点
●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稻田等水面及水陆交界处附近;
● 靠近钢轨、输水金属管道附近;
●山顶、丘陵等地形突出的区域;
●地下有金属矿床的地区。
“容易遭受雷击的物体
● 建筑物的房角、屋脊、屋檐、山墙、女儿墙;
● 建筑物顶上的排烟、排气管道;
● 建筑物顶上附属金属物,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 高大的树木;
● 广场、操场等地方上的旗杆;
● 输配电塔(杆)和线路,广播电视塔,通信基站,大型金属广告牌等高大物体。
“室外防雷要点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迅速躲进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面。如果在游泳或者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如果在大船上,应躲到舱里。
● 雷雨时,不要游泳、划船和垂钓
● 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 雷雨时,不要进行田间劳作,也不要在空旷地方活动
●雷雨时应避免与金属物器接触,避开供电线路,应就近寻找相对低洼、干燥、背风处蹲下躲避
● 雷雨时,不要骑摩托车,不要在野外狂奔
● 雷雨时,在空旷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铁锹、锄头等农具抗在肩上
●雷雨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要洗澡
“认识雷电的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防风工作;
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人员应当尽快离开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雷雨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含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防风应急措施;
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3.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4.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含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防风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
5.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