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在赚钱的手机厂家,其实应该警惕起来了!

2016年手机行业,最大的变故开始淡化了性价比,开始转向谈“创新性”。就像人人诟病今年的iphone 7,诚意不大;对三星note 7曲面屏的创新留恋;最直接的是乐视作为黑马进入到手机行业,对小米以“反性价比”的招数最终遇上种种问题,反倒是小米mix 概念手机推出,给品牌带来了升级效应。
已经不止一次谈iphone 7 降价了
谁也没想到,在iphone 7刚刚开卖不久,就迎来了降价的动作。就连看家本领的iphone 7 plus,双摄像头和亮黑色加持,如今也是现货而且比官方价格更要低。降价一方面是好事,现货也是喜闻乐见,毕竟苹果没有做耍猴的事情,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iphone 的吸引力已经在下降。有分析师认为,苹果或陷入“十年停滞期”,事实上如今明年的iphone 8真的不憋一点大招出来的话,安卓阵营真的很快就追上。
大陆市场以小米mix 为例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的“差异化”越来越少,创新性成为主旋律。新的设计包括不断传出iphone 8使用无边框,曲面屏的可能性;小米推出接近四面无边框的mix引起关注度;无线充电这个概念期待早日到来等等,消费者显然是期待更多可能性出现在智能手机上。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创新都是依靠上游供应链而来,就像小米mix 推出被指责来自夏普技术,这个其实很正常,几乎大部分智能手机比拼的就是上游供应链的话语权。就像今天骁龙820/骁龙835等新高端处理器,在厂家商品上的卖点就是源自于处理器上的优势放大化,同理小米mix 的屏幕也不是源自于自己的技术。换个角度说,华为今天的麒麟处理器,以及三星曲面屏等,都是在一步步控制话语权,这才是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
真正赚钱的手机厂家没几个
乐视陷入困境的今天,回想起当初进入手机圈的乐视,用性价比几乎是对着小米而来,比小米便宜的参数,甚至还抢上骁龙820的首发,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后果很快看到了,这样的做法最终迎来的是亏损,因为其所谓的“生态圈”转化根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今年第三季度小米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又下滑了45%,利润增长引擎主要来自智能家居设备和软件生态系统。可以看到小米是在不断的拓展生态链,因为低端的走量智能手机是几乎不赚钱,做手机赚钱的其实也就几家:oppo,vivo以及华为。
换个模式再战?
根据多份市场统计机构的数据,如今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当中只排在第五位,而排在前四名的全部是中国本土品牌。最大的难题在于不敌本土品牌的“价格战”,以大屏时尚的oppo为例,做一款不偏不倚的产品出来把中端产品iphone se 击倒不是难事。
本土品牌一方面是以广告营销著称的“oppo”,擅长于线下模式的攻坚战,但这种模式前景并不长远。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品牌“小米”,在抓紧走量的同时,把用户留住放在生态链产品身上进行二次消费。除了该有的创新产品要拿出来,更要在模式上进行大胆改变,便宜的东西总该退场,因为物廉价美的事物源自童话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