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的负担


中国人一直都是讲究礼尚往来,从古至今,无论喜事丧事,我们都讲究送份礼以表示自己的情谊,貌似只有礼到了才能说明情谊到了。而今,我们的送礼慢慢出现攀比之风,本来一份小礼品足以表达自己的情,事实是,无论参加任何一桩喜事,我们都得先问下身边的朋友随多少礼,为了不落后,我们可能不能量力而行,而是多于预算,长此以往,我们一年花在人情上的礼金就是一大笔,是否反思过,这些礼难道真的代表了我们的人际交往亲疏,还是它们已经成了我们的负担。
礼尚往来不错,但是往来的不一定是金钱或者物质,相反,这些礼尚往来的金钱或者物质很可能是*****的温床,助长了歪风邪气,让一些人有机可乘,也让一些人因此掉入深渊。其实,我们的人际交往可以很简单,读古诗,看古剧,我们发现,古人交往可以以诗会友,以琴会友等等,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是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起骑车旅行,一起运动等等,通过做些简单的又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来提升朋友间的情谊。而婚丧嫁娶、添丁增岁、升学就业、乔迁新居等,我们可以办的简单些,只是当做亲朋好友间的走动,不需要礼金轻重作为我们情谊轻重的筹码,将礼看轻看淡些,人际的交往也就不那么复杂,而且一直我们都提倡:礼轻情谊重。不要让一份份人情礼成了我们的负担,更不能使人情礼异化成敛财的手段。

礼轻情谊重

不要让一份份人情礼成了我们的负担,更不能使人情礼异化成敛财的手段。

说得好!

说得好。我一哥哥A因为自己得到过另外一个哥哥B的帮助,然后在B的宝宝的满月酒上,强烈要求他妈妈多包点。本来大家都是包个200的。结果因为他一句话,所有亲戚都包上了600.当时我就问我妈他们关系好,关我们什么事。他们有钱让他们包呗。。当时真无语。

对方看淡才有情唷 !我们看淡遭冰霜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