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年前, 二维码就已经被日本denso-wave研发出来了, 然而却在近五年来的中国市场上才得以普及和流行。二维码的种类千变万化, 尽管许多二维码看似相同, 但其实确是独一无二的, 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被赋予了独特的功能。如今它成为了一种极为普及的电子信息标签, 是当下扫码支付不能缺失的重要标识。数据显示,通易付加盟代理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也是其存在的必然性。
一、二维码扫码支付的风险
尽管二维码扫码支付是当下高科技的产物, 然而依旧不是尽善尽美的, 还存在着许多支付上的漏洞, 一旦这些漏洞被不法之徒利用, 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在消费者市场上, 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存在依旧不够人性化和智能化。因为当下二维码的编译基本上处于开放状态, 因而在交易的过程中缺乏一种能够评估和鉴别二维码信息来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机制。总而言之, 当下二维码扫码支付存在的风险较多, 一些制服仍然需要加以完善和预防, 将这些风险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二维码可视化风险。
由于二维码是可视的, 能够被人肉眼所见, 因此在扫码的过程中如果二维码被调包或者用户的二维码被恶意获取, 那么将造成支付上的障碍。许多不法分子会利用病毒或者欺骗的形式获得二维码, 又或者是四处张贴伪造商户收款码, 以非法获取资金, 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在支付的过程中可能无法顺利支付给商家, 另外自身的信息也存在着被泄露的风险。
2 携带恶意代码的风险。
通常而言二维码链接是正常的, 是直接和商家的存款相连接的, 然而也存在一些携带恶意代码的二维码, 这就使消费者在支付的时候进入到一个携带许多病毒的界面中。由于二维码的含义难以被人以肉眼直接观测, 这就导致了许多消费者无法解读出代码是否恶意, 因此在消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3 信息单向交互的风险。
二维码支付的过程中, 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二维码支付也是一个验证的过程, 由于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那么验证的过程同样也是单向的。在平时的二维码支付中, 常常只能实现发行方或接收方的单向验证, 一旦不法分子劫持客户与商户之间、商户与后台之间的通信网络, 截获并恶意修修订单等交易信息, 就很易造成用户资金损失。
4 扫码设备安全强度低。
市面上许多二维码扫码支付的设备是非常廉价的, 这是由于二维码支付对识别设备要求低。这些二维码扫码设备一般无加密、防拆机等安全功能, 容易被不法分子侵入。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暴力或者一些恶意软件破坏这些扫码设备, 导致扫描的风险迟迟不能降低。尽管未来市面上的扫码设备安全性会越来越强, 但如何处理现存扫码社会依旧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二、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的防范
现阶段我国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是持续存在的, 值得各大消费领域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视, 面对这一现状, 不能够逃避或是忽视, 而是需要一些策略或是方针以改善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高的现状。事实上, 尽管二维码扫码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只要完善相应的制度, 营造更加良好、舒适、便捷的支付环境, 就有可能将二维码扫码支付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当下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的防范方式也是比较多的, 其中这些方式主要都是提升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可靠性, 从而给予消费者更加良好和安全的消费空间。将这些防范方法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强化二维码信息的加密要求并规范认证与管理
由于二维码在扫码支付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二维码信息的安全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对于二维码信息进行加密, 是规范二维码扫码支付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光是加密还不够, 还要着重地进行安全监测, 确保商家生成的二维码链接是合法有效的, 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利益上的损害。在强化对二维码信息的加密要求后, 政府还需要进行规范认证和管理, 只有在认真规范和管理严谨的前提下, 才能够对二维码扫码支付进行再一次的风险管控。因为政府是公正并且中立的, 不会损耗消费者权益和商家权益, 因此商家和消费者都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政府的引导和约束。在规范化管理方面, 政府应当调动公众资源, 实现相关的二维码认证, 并对含有不良信息的二维码进行销毁处理, 如此是控制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关键。
2 加大与强化支付机构对二维码生成的法律责任
对二维码扫码支付进行管理, 不能够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和公共管理部门, 还需要对支付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 强调支付机构在二维码扫码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责任。在平时的市场消费生活中, 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须要在政府的允许下尽可能地将二维码支付安全化跟合理化, 尽到自己的法律义务。唯有如此, 才能够提升二维码扫码在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 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安全管理, 就能够构建和谐的支付环境。
3 规范消费者扫码行为
规范消费者的扫码行为, 就必须将消费者的信息合理有效地认证, 全部消费者必须通过正规的平台绑定自己的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信息和平台的规则生成可认证有信息记录的二维码。当扫码成功后, 官方平台必须对扫码信息进行解码, 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规范二维码扫码市场的运作。
综上所述, 目前二维码扫码支付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情况不容乐观。但所幸的是二维码的安全性也是可以完善和提升的。政府可以通过强化二维码信息的加密要求、规范认证与管理、加大与强化支付机构对二维码生成的法律责任等营造安全良好的二维码扫码支付环境, 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支付环境, 使得消费者能够放心支付, 商家能够更加放心地提供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