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及现状,乡镇商城平台2018年最新分析

网络购物的基本概念
简单来说,网上购物就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专业地讲,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是指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旨在实现物质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和谐统一的新型贸易方式,是贸易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商业行为。
按应用领域划分,电子商务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企业对消费者,也称超市对个人用户;
二、企业对企业,也称商家对商家;
三、企业对政府机构;
四、消费者对政府机构;
五、网上拍卖等个人行为。
其中企业对消费者是网络购物最常见的交易方式:
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通过手机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能够在网上完成整个业务流程,从建立最初印象,到货比三家,再到讨价还价、签单和交货,最后到客户服务。乡镇商城平台使企业之间的交易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网络的便利及延申性使企业扩大了活动范围,企业发展跨地区跨国界更方便,成本更低廉。
网络购物在我国的发展
早在1999年以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致力于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但这种做法在当时遭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否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会在线购物?答案是没有。到2000年,中国的网民人数仅为890万,而且大部分人并没有形成网络购物的习惯。所以,网络购物不会有很大市场。
第二,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答案是不能。网络购物需要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而当时的快速物流、快速递送行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经济学家一谈物流配送,就想到中国邮政,愈发觉得物流配送问题的不可解决性。
第三,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网络支付的问题?答案是不能。中国人喜欢现金交易,还没有形成刷卡消费的习惯,现在又要求大家直接在网络上输入银行资料,直接通过网络实现银行转账,短期内要解决这一问题显然绝无可能。
然而,在之后的时间看来,这些质疑却都不是问题了,它们已经被大型购物网站和除了邮政以外的快递公司及众多与各大银行对接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所解决。
sars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2003年非典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网络购物。以当当和卓越为代表的中国b2c的早期拓荒者,从图书这个低价格、标准化的商品作为网络购物的切入点,借助快递配送和货到付款的交易流程,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市场基础,在度过互联网的寒冬之后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重放异彩。2005年,当当网实现全年销售4.4亿,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两三年前绝大部分投资机构的预期。这一数字,证明了amazon.com(亚马逊,著名电子商务网站)模式在中国的成功,也证明了经济学家的过分悲观主义和市场力量的伟大。
在当当、卓越这样的以图书切入市场的综合性网络商城模式之外,淘宝网和易趣网两家c2c网站也随后兴起,并在交易额上后来居上,在短期内赢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以八佰拜、no5时尚广场、18900手机网为代表的一批定位明确的专业购物网站也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
爆发性增长的前夜
20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了前几年当当、卓越、淘宝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民数量比20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颈也正被逐步打破。
从1999年以来,网络购物的物流配送问题就在持续地改进。到了2005年,对于当当、d1便利网、淘宝网、18900手机网们来说,物流配送已经不是问题。一个包括多仓储中心、异地批量运输、本地快速单件递送在内的非常草根的物流体系开始趋于成熟,并在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实质性的支撑作用。网上支付手段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货到付款曾经是网络购物的主要交易方式,大部分人一直对中国网上支付的发展不抱信心。但从2005年的商业银行创新和第三方网上支付工具的发展来看,很多人开始变得非常乐观。
仿佛一夜之间,原先影响中国网络购物发展的绊脚石都已不复存在。按照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当时发表的《2004年中国网上购物研究报告》估计,2005年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会达到87.1亿。但实际的数字要远远超过这一规模,按照cnnic发布的数字,2005年上半年,中国网上购物的规模就达到100亿,而全年超过200亿。
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c2c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都分别实现了125.2%和92.3%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2007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43亿元,其中当当以14.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卓越与当当份额差距逐步缩小,达到11.9%,随后是北斗手机网、京东商城分别以9.7%和8.1%位列第三、四位; 2007年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18亿元,其中淘宝网的交易份额占比达到83.6%,由于tom与易趣合资处于磨合期,因此2007年整体成交状况并不理想,拍拍网成交额首次超越tom易趣,以8.7%的交易份额位居第二。
如果网络购物年均增长50%,那么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将在2009年突破1000亿。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一估计还是相当保守的,而且这一估计没有考虑到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完全有可能迎来增长速度的拐点。
据艾瑞咨询公司预计,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及百度等新进入者对市场发展的拉动,网络购物市场将继续保持95.0%的高速率增长。考虑影响未来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因素,总体而言利好因素更多,影响也更大,因此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
中国网络购物,已经处在爆发性增长的前夜!
网络购物兴起的原因
之所以对网络购物抱有这样的期待,是因为网络购物的征服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按照cnnic的调查,网络购物的主要好处包括:送货上门、比较方便;价格便宜;购买到本地没有的商品;节省体力和时间;商品品种较多;比传统购物的效率高等。
那么,网上购物的魅力究竟何在?
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方便和便宜就是硬道理。很多有过一次网络购物体验的人,往往因为其方便、低价而被轻易征服,并成为网络购物的铁杆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一般的商品,网络购物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消费折扣。以图书为例,与北京图书大厦相比,当当网、卓越网的图书销售价格的让利空间大约是30~40%。美容化妆品在线销售价格与地面店相比,其优惠幅度大约在20~30%,而礼品、小众商品的优惠空间可能更大。
其次,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没有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网上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而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也可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层面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对标准化的商品来说,网络购物的优势是巨大,网络销售会占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推动力。
当然,很多人对网络购物还存在一些顾虑,主要包括:不信任网站、怕受骗;担心商品质量问题;质疑网络购物的安全性;担心售后服务;担心付款环节;担心商品配送有问题等等。但网民的所有这些顾虑,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得到解决。网络购物商城信用的树立,和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工具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