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教育局今早召开媒体发布会,对市直属学校优化命名问题逐一解答。


2016年10月26日上午,茂名市教育局召开媒体发布会,对关于市直属学校优化命名的问题和网友的疑虑进行逐一回答。
会议现场
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长 潘华耀发言
潘华耀副局长首先介绍了茂名市以前市直属学校名字的现状,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心城区的扩展,用数字序号命名的市直属中小学校出现地理位置指向不明、名称序号混乱等问题。从今年上半年起,市教育局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家长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形成了对用数字命名的市直属中小学校的优化命名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最近,优化命名工作已经完成,用数字命名的市直属中小学校近期将使用新的校名。新校名小学侧重区域特征初中侧重文化内涵
媒体朋友提问
潘华耀副局长表示,市直属学校原用数字命名校名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每个学校都踊跃出许多优秀学子,大家都会有一种母校情结。对现在的改名工作会不适应和不理解,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逐渐习惯和接受新的校名。
随后潘华耀副局长对市直属学校优化命名的工作网友存在疑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解答如下:
一、请问目前市区共有多少所市直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具体分布区域怎样?
答:感谢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目前,市区共有26所市直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其中小学16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用数字序号命名的共有21所。学校具体分布区域为河西片区6所,其他的学校全分布在河东片区。
二、市直属学校为什么要进行优化命名?
答:我市直属学校大多数都是用数字序号命名,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街道区域上,但区域特征不明显,具体地理位置指向不明,市民难以准确把握学校所在的位置。不少学校虽以数字命名,但学校之间没有序号上的规律性和连续性,且市直属中小学与茂南区中小学的数字序号命名混合一起,如茂名市第四、五、六中学属于茂南区的学校,第二、十三、十五中学属于市直学校,市民往往难以区分。学校名称进行优化命名后不仅能解决此问题,让市民一看学校名称便容易知道学校所在的区域,并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
三、市直学校优化命名如何征求意见?
答:从今年上半年起,各学校经征求教师、学生以及广大家长的意见后形成了初步的优化命名方案,市教育局再充分征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综合市有关部门的建议,形成了对用数字命名的市直属中小学校的优化命名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四、市直属学校优化命名的原则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优化地名命名的要求,为优化市直属学校名称,各学校按照地理区域、街道和历史民俗文化,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以小学命名侧重地理区域、初中命名侧重文化内涵的原则进行了优化命名。例如市第四小学新命名为江滨小学,表示学校位于小东江之滨,又寓示该校“善若水知感恩”的校园文化;市第六小学新命名为茂名市方兴小学,明确该学校位于方兴小区,同时寓示方兴未艾之意。初中的命名侧重文化内涵,寄托丰富哲理和寓意。如市第十三中学新命名为春晓中学,寓意像春天的早晨,阳光向上,朝气蓬勃;市第十五中学新命名为茂名市博雅中学,“博”寓意学生学识渊博,“雅”寓意思想品行端正。
五、市直属学校是否全都进行了优化命名?
答:近几年新成立的学校都不是以数字序号命名,比如龙岭学校、愉园中学、愉园小学等。这次优化命名仅是市直属义务教育阶段用数字序号命名的学校,非数字命名的学校不在此列。市二中、市二小由于办学历史长久,暂保留原名。高中学校保留原名。
六、市直属学校优化命名后是否会对家长、学生和市民带来不便?
答:学校进行优化命名后,市民在短时期内可能还不习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就适应了。请广大市民理解和支持,谢谢!
市直属中小学校优化命名情况表
原校名
新校名
原校名
新校名
茂名市第十三中学
茂名市春晓中学
茂名市第八小学
茂名市向阳小学(保留逸夫小学)
茂名市第十五中学
茂名市博雅中学
茂名市第九小学
茂名市福华小学
茂名市第十九中学
茂名市启源中学
茂名市第十一小学
茂名市为民路小学
茂名市第二十中学
茂名市行知中学
茂名市第十三小学
茂名市露天矿小学
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
茂名市祥和中学
茂名市第十五小学
茂名市文东街小学
茂名市第三小学
茂名市健康路小学
茂名市第十六小学
茂名市桥南小学
茂名市第四小学
茂名市江滨小学
茂名市第十七小学
茂名市乙烯小学
茂名市第五小学
茂名市建设路小学
茂名市第十八小学
茂名市双山小学
茂名市第六小学
茂名市方兴小学
茂名市第十九小学
茂名市桥北小学
茂名市第七小学
茂名市光华小学

请问一中附中的名字如何符合“侧重文化内涵"的原则?
解答也就走个形式而已,吃瓜群众听到这事已是板上钉钉。水东湾大桥的设计图都是民众投票决定的,请问这事有听民众的呼声吗?!
改与不改应该有民意决定
市二中、市二小由于办学历史长久,暂保留原名。高中学校保留原名。,要改就一起改。要么就慢慢一间间地改。改名也不需要征求意见的?一刀切啊?
一中附中和一中半毛钱关系都没吧。还是祥和中学好听

关于改名,确实要慎重,从地域来说是方便寻找,与属地相匹配,但是可能会有一点令校友有失落感,传承这东西有时会难舍.两难.
反正我对母校没有什么情结,要改就改,我又毕业了,孩子又还没。到时我孩子要读书的时候早已经适应了。不过确实有它好的地方,例如在茂名这么多年,你说17小在乙烯我还真不知道,乙烯小学就大概清楚在乙烯小区里面了。19小也是,到都没到过官渡那边。
建议:1、茂名市为民路小学、茂名市文东街小学分别改为:为民小学、文东小学。理由:小学可以片区命名,但以路名命名,以后路名改了,有什么意义?再者汽车导航也容易混淆。
2、茂名市健康路小学、茂名市建设路小学,分别改为:安泰小学、东江小学。前者取国泰民安之一,后面毗邻小东江。
3、茂名市乙烯小学、茂名市方兴小学分别改为:博雅小学、兴胜小学。前者邻居十五中,十五中改为博雅中学,附件的叫博雅小学也不错,乙烯是一种化学品,用来命名学校感觉不妥。后者方兴取自成语“方兴未艾”,是刚刚兴起的意思,一个学校一直都是刚刚兴起感觉也不妥,叫兴胜意义为兴旺胜利的意思。
改了以后家长要重新买校服,全市有这么多学生,费用由谁出?
这个问题现场潘华耀副局长也有回答:改名后的校服、书本等有以前标识的,将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不会强制更换增加家长的负担,会给大家一个过渡期。过渡期内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校服、书本等。教育局会跟进监督各学校更名后续的情况。

从职能部门热衷改名的风气,只能证明该地风气浮躁,严重缺乏文化底蕴、不尊重历史,任性而为!!!
不想着如何解决市区学位紧缺,郊区师资残弱,而一味想着通过改名来改变茂名教育越来越落后的现状,真的挺无语的。每个学校的名字代表了它的历史,也承载了很多茂名人的美好回忆,你任性地把名字改了,等于断了很多外出人的惦记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