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乡行 八步情,临贺故城位于贺街镇,区域面积分布较广,其中河西古城池就在贺街镇政府旁边。始建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结束于1952年,作为县治,临贺故城历时2063年,先后在贺街镇大鸭村、长利街、河西街建造了“旧县肚城池”、“洲尾城池”、“河西城池”3座古城址,其中河西城池规模最为宏大,城市设施最为完整,作为县治时间最长,也是保护最好的一座古城池。它始建于东汉,延续至解放初期,城池面积达1平方公里多,建有4座城垛城门,东临贺江作为天然屏障,西、南、北三面建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内行政、军事、商业、学校一应俱全。临贺故城是一个留有大量秦砖汉瓦的地方,2001年7月,国务院批准确定临贺故城为全国城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城市延伸和集贸市场的发展,明朝以后,在贺江东岸自发形成了一个次生城区,叫东城区,今称河东街。
临贺故城的形成,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虽然任何砖瓦结构的房屋都抵挡不了上千年的岁月侵袭,但是作为一个历经13个朝代21个世纪,曾经历称临贺县、临贺郡、临贺府、临庆国、贺州、贺县、贺城人民公社、贺街镇等称谓,有来自全国各地上千名任职郡、县、州、府的达官贵人,集合了途经潇贺古道、粤楚通衢无数的平民商贾,不同阶层的各个姓氏的人,把中原文化、岭南文化都融进了这座古老的城池里。
临贺故城除了比较典型的河西城池古民居、河东次生城区骑楼街和长利街城市吊脚楼外,还遍布众多的古建筑,如连贺杉行工会、民国贺县日报社、粤东会馆、慧园、文庙等,还有30多座寺、庙、祠、馆、观、塔等宗教文化公共建筑。充分展示了临贺故城在5000年华夏文明史中丰富的文化积淀。
寿乡行 八步情,临贺故城是国家城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