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地区爆发,通常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因为从那个时期与美国为首的反法西斯联盟才开始重视和援助中国战场,反法西斯联盟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四巨头。
二战爆发前整个世界的形势图
那么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前,亚洲地区的整体形势究竟是如何的呢?本文就详细分析一下:东亚(由于北方的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国家重心在欧洲,所以整个二战时期,除了初期的诺门坎和日军发生碰撞,以及战争结束时期的苏蒙联军进攻中国东北所以北亚地区暂时就不做详细介绍),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和北亚的总体情况
东亚西太平洋地区
整个东亚地区,当时独立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而自近代特别是中日甲午,日俄对马海战战争后,奠定了日本在东亚以及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绝对霸权地位。特别自1931年918事变以来,日本在整个中国战区处于进攻地位之战呈爆发的1940年,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上的进攻属于强弩之末。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整编的德械师。
二战时期东亚战场上的日本军队。
在国共两党以及中国抗日军民奋勇杀敌的努力下,日军深陷中国战争泥潭。大量的战略储备物资消耗的中国战场上大量的军队无法抽调出去。使日本大本营的战争初期的战略计划受到极大的牵制。大大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个战场。
日本大本营战争初期制定的日本扩张计划。
东南亚地区形势
当时整个东南亚只有泰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独立国家。现在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属于法国殖民地;缅甸,新加坡属于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属于荷兰殖民地。菲律宾则属于美国的殖民地。由于当时欧洲地区战火纷飞,各主要国家都把殖民地的力量调回本土。以及东南亚殖民军整体作战意志不强。所以在整个二战时期初期,日本基本上没费什么力气,就夺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的主要力量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来实施和完成。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示意图
英国殖民军在东南亚战场的防空部队。
南亚地区
在1945年二战胜利之前,整个南亚地区都属于英国,英印殖民地当局管辖。(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
二战前英印殖民军
鉴于当时,欧洲战场已经打到如火如荼。所以英国当局从英属印度地区抽调了大批有生力量支援欧洲和非洲战场。
西亚地区
在整个战争期间,西亚地区基本上处于英国,苏联以及法国和美国等势力交叉控制。基本上处于和平状态。
由于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时间以及烈度相对亚洲战场晚一些。而当时的欧洲各强国都为了本土的安全。把大量的殖民地军事力量以及物资调往本土。导致各列强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严重不足,给了日军可乘之机。所以才使得日本在战争初期频频得手。
当然随着战争的深入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形成,在东方战场,以日本为代表的法西斯阵营很快陷入绝境,继而失败。
请支持原创,原创不易。如果还喜欢感觉写的不错,请关注”希望的地方1″更多精彩等待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