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几百只小动物,诸暨退休老夫妇诠释对生命的尊重
“不要怕,它们都不会咬人的。”近日,在诸暨市浣东街道泰南村的动物保护爱心收容所门口,王芝华耐心地将身边围着的10来只流浪狗招呼开,微笑着将记者引进门。在这个远离城市、面积不到2亩的爱心收容所里,75岁的王芝华和她81岁的老伴16年如一日,照料着日益增多的流浪小生命。如今,这里已成为130多只流浪狗和110多只流浪猫的家。
王芝华原是诸暨市中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1999年退休后,每天去公园遛弯都会带上肉肠等去喂养流浪猫和流浪狗。看着流浪小动物日晒雨淋又吃不饱,王芝华于心不忍,慢慢收养它们。开始,老伴和家人不理解,但执着的王芝华最终感化了家人。
从几只到几十只到上百只,到现在,老人收养流浪动物已16年。这些年里,无论风霜雨雪,王芝华和老伴天天与猫狗相伴,他们放弃了最爱的旅游,也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将全部退休金用于照顾流浪动物。
位于泰南村草塘畈的动物保护爱心收容所,其实是王芝华夫妇和流浪猫狗们的“新家”。
两位老人原来住在诸暨城区南屏路,后来因为养流浪动物先后搬了8次家,辗转诸暨市中医院、菱塘新村、苎萝二村、浣沙横路、山下杨、桃花岭、泰南村等地,搬家原因都是房子太小不够容纳日渐增多的小动物。
王芝华有一张破旧的办公桌,抽屉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本笔记本,记录着每一位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
爱心捐赠毕竟有限,随着动物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越发匮乏,收养基地也破乱不堪,老夫妻欠下了数万元的债,还卖掉了唯一的住房。
在收养流浪猫狗16年里,有人说这对老夫妻是傻子,该享清福了,却放弃城里的生活,跑到乡下来受苦。尽管如此,老人却说:“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我们非常快乐,因为这是在挽救生命……”
祝老夫妇长命百岁,也是小动物的福!
其实边上需要照顾的“穷人”应该也有,有些时候是不是也太反思下。。。。
老夫妻俩跳进了一个美丽的“陷阱”,不能自拔。可爱可悲。
老人孤独,也只有动物相伴,挺可怜的。
怎样捐赠?
挽救小动物的生命,乃是积德之事,虽然它很不起眼,
三国蜀昭烈皇帝刘皇叔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便是此理。
抛弃它们的人在哪?良心会自责吗?这才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