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工会的‘网上恳谈室’,我和妻子的工作不会那么快解决,真心感谢。”11月30日上午,在三门县浦坝港镇打工的安徽籍郑先生给该镇总工会来电致谢。
如今,借助“网上恳谈室”这一平台,越来越多像郑先生这样的务工者诉求获得三门各级工会的热切回应和及时解决。截至目前,“网上恳谈室”已经接受了1102人次的访问,回答资讯类问题696个,通过民主共商、综治调解等平台解决处理类问题204个,覆盖职工5566人。
“‘网上恳谈室’是县总工会网络问政的一个创新平台,平台的创立打通了工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帮助职工解决和解答了许多问题。”三门县总工会副主席董雪珍说。
不受限制 无缝对接
近年来,三门外来职工日渐增多,如何有效化解劳资矛盾成为三门县总工会的重要课题。一个面向职工的新媒体互动平台——“网上恳谈室”应运而生。
2014年5月,“网上恳谈室”在浦坝港镇率先试行,并取得良好成效。为让更多职工享受到工会“互联网+”服务,依法维权,今年年初,该县总工会决定在各乡镇(街道)全面推广“网上恳谈室”,力争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
“网上恳谈室”如何使用?职工若有需求,可通过手机、电脑进入当地政府网站,点击网站上的QQ图标,便可进入“网上恳谈室”的会话界面反映诉求。
据悉,“网上恳谈室”实行跟办制度,每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收到职工反映的问题后,对于咨询类的问题能解答的立刻解答;对于处理类的问题根据情况给出初步处理方案,然后再由领导审定,妥善调解;对于需要现场处理的问题,工会将协同各相关科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办公;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工会则将借助民主共商、综治调解等平台进行处理。
“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职工随时问,总工会随时答。借助于‘网上恳谈室’,职工需求与工会服务实现了无缝对接。”浦坝港镇总工会主席叶希莲表示。
动动指尖 高效维权
今年8月,在亭旁镇一家轮窑厂打工的40名女工遇到了工厂欠薪的问题。女工们将情况反映到了该镇总工会的“网上恳谈室”。
亭旁镇总工会主席杨加华第一时间邀请了女工代表和工厂老板到其办公室。在调解过程中,杨加华得知轮窑厂老板并非想要拖欠工资,而是工厂经营确实遇到了困境,烧好的砖头卖不出去,资金短缺。
女工急用钱,老板没有钱,怎么办?杨加华灵机一动,把目标放到了该厂卖不出去的120万块砖头上。于是,杨加华一方面和工厂老板商榷,决定以0.27元/块的低价售卖砖头;另一方面快速排摸、联系正在建设新村的下路朱、桥头胡等村,帮忙推销砖头。最终,120万块砖头很快售完。
“从我们反映问题到拿到工资,没想到仅花了几天时间,‘网上恳谈室’的维权效率就是高。以后我和工友们遇到问题,就直接到网上向工会投诉。”女工杨女士感激道。
事无巨细 周到服务
“未签劳动合同,我的工资还能要回吗?”“法定节假日加班可以申请加班费吗?”“企业门口的路灯坏了,是否可以维修?”……自创建以来,无论是劳资纠纷,还是民生问题,对于职工反映的事情,该县“网上恳谈室”工作人员都会事无巨细、细心倾听,并及时解决。
日前,浦坝港镇永丰工业园区职工代表通过“网上恳谈室”反映,称园区下水道堵塞、路面污水四溢,严重影响职工生产生活。收到反映后,浦坝港镇总工会副主席郑戈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郑戈立刻联系了施工队对下水道进行修复。
在“网上恳谈室”推广期间,各乡镇(街道)更是涌现了不少创新做法。其中,珠岙镇总工会在推行“网上恳谈室”的过程中,发现该镇小微企业较多,员工往往因为没有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维权期间无法可依。因此,该镇总工会成立引导职工与小微企业签约工作室,专门为职工和企业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提供咨询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