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蓬街镇三条埠头,船只驶过时,河水浑浊不清。执法人员凭着经验猜测,这是一艘正在偷排泥浆的船只,随即让船主靠岸并询问情况。船主交代了其偷排泥浆的事实。执法人员将船只扣下,把船主带回中队立案调查。
“效区的自建房一多,偷运偷倒泥浆和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就会‘死灰复燃’。”行政执法分局蓬街中队中队长徐文波无奈地说道。
“长久以来,泥浆船一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偷排。”一名多年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员说,“往河道排放泥浆,差不多已经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了。只要一打开‘机关’,泥浆就从船底下漏出去,平常很难抓到,尤其是在河道里,边开边漏,根本看不出来。”
至于排放方法,那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舱底打洞,有的安装机泵在运输途中把泥浆排入河道。“表面**泥浆往外运,实际都是装装样子而已。”执法人员徐中洲说。
“这里有人用船运泥浆,你们快来。”正在路面上巡逻的行政执法分局直属三中队的队员们一接到举报电话,就匆匆赶到士岙村北边的徐山泾河道。
现场,一艘船装着半船的泥浆,岸上,一辆装载着泥浆罐的车辆正在往河岸的一个坑里倾倒泥浆,然后通过泥浆管和泥浆泵慢慢地将泥浆输送到船上。执法人员立即上前制止。
由于对泥浆船的监管难度太大,市行政执法局出台过相关规定,禁止一切泥浆船运输泥浆。“但是仍有一些侥幸者会偷偷运输泥浆。”直属三中队中队长王忠盛说,“尤其是一些自建房,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据悉,建筑工程打桩时,需要把地下的泥土取出来,普遍的做法是把水灌入地下,把泥稀释后抽取上来。取泥是方便了,但是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泥浆。
目前市区建筑泥浆消纳输送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泥浆车辆运输;二是由施工工地将建筑泥浆输送到专用船只通过水路运输。
但不管是水运还是陆运,都存在偷倒偷排的问题。
75省道,一辆翻斗车经过。“有异样!”蓬街中队队员立马尾随其后,果不其然,到达青龙浦大桥的东边,翻斗车正准备往旁边的农田里倾倒泥浆,执法人员随即上去制止并将翻斗车扣下。
执法人员惊讶地发现,农田上已经倒有大量泥浆。“我大概在这里倒过10车泥浆,这块农田地势较低,以前起过土,很多人都倒在这里。”宋某供认道。
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我们加大了对重点区域高发时段的执法力度,加强对乱倾倒易发点的日常巡查监管,合力形成高压严打态势。”王忠盛和徐文波一致表态。
对偷排偷倒污染行为无论公路还是水路都必须严厉查处。
对偷排倒的污染责任人一定要让他付出违法成本。
路桥蓬街查获一起建筑泥浆偷运偷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