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人均人力成本分析

近日,由农商银行发展联盟、中国人民大学、德勤中国牵头组成的农商银行人才建设研究工作小组发布了《农商银行人力资源研究报告(2017)》,研究工作小组采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一对一对话,多维度的取样调查,为农商银行人才发展研究奠定了里程碑,填补了农商银行在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即日起,今日农商行受权,将节选《报告》精彩内容陆续播发,敬请期待!今天选取的章节是:《农商银行人均人力成本分析》,内容如下:
农商银行人均人力成本分析
(一)人均人力成本水平及增长情况
各家农商银行的人力成本①较为分散,是由于受到了农商银行行业内资产规模分化的影响。整体来看,农商银行业2016 年人均人力成本的行业总体中位值为23.42 万元,(见图88),说明不同农商银行的人力资源现状和管理理念有较大不同。
根据各家上市银行数据,分析人均人力成本情况,如图89所示,2016年参与调研农商银行的人均人力成本为23.42万元,人均薪酬成本为15.70万元,低于上市农商银行整体人均人力成本以及人均薪酬成本,同时远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上市城商银行。
(二)各农商银行的人力成本投入力度
人力成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人力成本投入力度是指人力成本/营业费用,总体来说,农商银行人力成本费用占总费用的比重稳定在58%~63%。不同农商银行之间人力成本的占比差距较大,61%的农商银行的综合费用占比稳定在60%左右。平衡人力成本费用与总费用的比值对于提高时期的农商银行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各家农商银行既保证人力资源的足够投入,维持并且提高行内人力资源水平,又控制总体人力成本。
由图90可知,农商银行整体人力成本投入力度情况与上市银行数据接近,没有明显差距。
(三)农商银行人力成本收入比
人力成本收入比是指人力成本/营业收入,即每1元营业收入中付出的人力成本。参加调研的农商银行,其平均人力成本收入比为15.98%(见图91),与上市银行数据基本保持一致,没有明显差距。
这说明,虽然各家银行在人工成本方面已经有所控制,但在银行利润增幅普遍放缓的情况下,总人工成本作为刚性支出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成为必然。除了在业务发展方面考虑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外,各家银行未来也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建立起更加弹性的人工成本控制机制。在德勤近期服务的银行客户中, 就有多家银行受到人员编制控制难、薪酬成本能上不能下的困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合理的人员需求分析方法和编制管控机制,以及严格与绩效挂钩、奖优罚劣的薪酬体系。
(四)农商银行亿元资产规模人力成本
亿元资产规模人力成本是指人力成本/资产规模(亿元),即增加1亿元资产规模所需付出的人力成本。各家农商银行每亿元资产的人力成本较为集中,市场的中位值为71.17万元(见图92)。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持续走高,未来人力成本的总量还会进一步提高, 而控制好人力成本与收入的比例,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拓展业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合理利用信息自动化手段,有效提高单位人力的产出,同时还要求提升对人力成本的管理能力。
对比上市银行相关数据,参与调研农商银行整体人力成本占资产规模的比重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上市城商银行,同时也高于上市农商银行(见图93),这说明在管理的有效性和人才整体的服务质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各农商银行的人力成本主要构成
薪资成本在总人力成本中占较大比重,占比高达67.79%。农商银行福利成本包括法定福利成本和自主福利成本,在总人力成本中占比达26.22%,整体行业福利占比较高;培训费用在总人力成本中占比较小,平均占比仅为0.66%;招聘费用占比最小,仅为0.03%(见图94)。由此看出,各农商银行在人力成本支出中,对培训与招聘的投入还很低。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大多数农商银行仍未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人才的吸引、培养与发展还没有足够重视。
①人力成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如需购买本书或者了解更多信息可打开连接chinaf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