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抗议和投诉教育局的封帖行为!

我写的一篇《时事新闻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作文水平》(附原文)“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水平?我建议每天坚持记、读、看时事新闻半个小时,比煲那些“无米粥”(作空洞无物的作文)效果好得多。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限,让他们讲大道理等于硬塞而且效果不好,难于消化。如果让他们坚持每天记、读、看时事新闻,大千世界会逐渐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概念,而且新闻包含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常识和最新动向。除了可以让小学生能得到很多现实世界的知识和哲理外,时事新闻无论口述或者书写都相当规范,是学生的最佳模仿样本(如书法的正楷)。另外,时事新闻更可以培养他们对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兴趣。在提升他们的阅读和作文水平基础上,更可为初中打下一个综合平台,使学生普遍能从小学的三门功课顺利地过渡到中学的七门功课中去。希望记、读、看时事新闻能成为学校的必做功课。”就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开始见于版面得到教育局和一些网友的充分肯定。昨天,一位名为“whywanttoknow”的回帖开始时也能见于版面,后却无端被封。接着昨晚我就关教育局发言人的回应“我们非常感谢大家关心佛山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其实,只要是合适、健康的阅读,不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包括时事新闻的阅读在内,只要要求合理,操作得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见下),同样被封,不能见之于众。
我们都知“只要是合适、健康的阅读,不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包括时事新闻的阅读在内,只要要求合理,操作得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 但关键是在于哪个效果更好,而不是寄答于笼统含糊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俗语说得好: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前人总结出的这个经验是说积累到相当程度时,行万里路是比读万本书更胜一筹的,实践证明也如是。课内外的阅读绝对比不上时事新闻,就范围信息量已远远超出,而且对于一些重大事情,每天都会及时补充或更新,更兼贴合生活实际的方方面面(1#朋友曾提到的)。打个比方,时事新闻多是“新鲜类食品”,而课内外阅读却多是“非新鲜类加工食品”。我们的小学生每天基本啃的是后者,非新鲜类加工食品有它的好处,存放期长、烹煮方便,填饱肚快,但就营养价值和口感,始终还是以新鲜类食品为主好。所以,发言人所说的“其实”,其实是“其不尽实”。教育部门应高度认识、重新调整部署。
无论教育局基于何种心态,也不能采取如此粗暴的方式来处理。为此提出强烈抗议和投诉!希望教育局能端正态度,坦然面对网民提出的观点。
谢谢您对佛山教学研究工作的关注!我们欢迎大家对教学研究工作开展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起为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而努力.
2009-12-24 09: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