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的自白


东关,曾经是绍兴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绍兴,不包括诸暨上虞嵊州等)。“金柯桥,银东关”是对她辉煌历史的最好评价,曾经2000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绍兴母亲的怀抱中。 自从那黑色的1954年,隔壁家的也属“绍”的亲戚搬了家,说自家的中心地带离自家的边界太近了,恳求把绍兴靠近它的地方的几块土地赠送它。(1954年上虞县城由丰惠搬到了百官。由于东关和百官毗邻,因为这样上虞县中心就太靠近地界了)。
就这样。绍兴妈妈依依不舍的把东关区和汤浦区送给了隔壁家可怜巴巴的上虞(说实话,在1954年上虞的确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当时百官街上还不如东关热闹)。 从此东关过上了苦难的生活(注:东关区包括东关镇,道墟镇,肖金乡,杜浦乡,长山乡。长塘乡,中塘乡,樟塘乡。)刚过来的时候由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一切平等。再加上东关儿子的努力和先前绍兴妈妈给的钱,传统的鱼米之乡,东关儿子过得还可以。虽说过得可以,但是儿子却永远想着绍兴妈妈,东关在行政上虽然是上虞的,但是文化认同上却永远是属于绍兴的。包括语言、传统习俗。本人在外地,有人问我是哪的,我直接说是绍兴的。还有当我一开口,纯正的绍兴话代表着我永远是绍兴。记得爷爷直到去世的时候也还一直说自己是绍兴的,从来没有认同什么上虞,他经常说起他年轻时候怎么怎么样,说一直就是走着官塘(就是古纤道)去绍兴城里,城里怎么怎么热闹,一进都泗门头接着——(以前是走水路的,所以都泗门就是绍兴的大门)。其实爷爷说的城里就是指绍兴啊,哪里指的是什么上虞啊。还是我本人去上虞的崧厦沥海等地,我们叫对江的。他们一概称作我们东关道墟叫会稽人。
自从市里刮起了春风(1992年邓南巡)之后,上虞就开始动筋骨了,经济一路高歌,可惜东关在这场经济风潮中落伍了。先是上虞在92年划分行政区域的时候,把东关的中塘划给了百官,把章塘划给了蒿坝。导致了离东关街上只有20米的梁巷等村是属于百官的,现在是曹娥街道。更夸张的是和东关街上连在一起的新沙也是这样的命运。
在全上虞经济发展中有明显的“嫡系”主义,像崧厦,丰惠,小越等得到重视,而东关由于不是嫡系,就像人家说的,亲生的总比抱来的要好。什么大项目,大投资一概是轮不到东关和道墟(道墟有点特殊,他的两家全市最大的化工企业完全是靠自己发家的)。由于政策的影响,东关被在上虞里面以前很弱的一个个乡镇赶过。现在的经济在上虞只能排在第七左右的样子了。连曾经看不上眼的上浦都有几次想超过他。更不用说百官崧厦什么的了。?绍兴的“香港”、绍兴的“华侨”是对东关最好的比方。在上虞,我们遭到排外(去上虞街上一开口,人家马上不认同你是上虞人)。在绍兴,我们也遭到歧视,我说我是绍兴人,人家绍兴曾经的兄弟们都说你是上虞的了,不再是我们绍兴大家庭的人了。就这样,东关这座小镇,游离在两个城市中间。

说这一段话,怎么那么像长塘男孩啊

被排外与歧视有点夸张,东关人在上虞与绍兴各地与其他人一样的。都是中国人,只要自己努力,不必怨天尤人

2002年,当绍兴要发展大绍兴的时候(冯顺桥时候),曾经提到了这样的问题,把东关区还给绍兴成立新的东关区(和越城区、柯桥区一样的市辖区)但是可恶的上虞马上做小动作了。撤消东关镇,设东关街道,这样,东关成为了街道,成为了上虞市区的一部分,看你绍兴怎么还划市辖区。东关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又白等了,心头在滴血。也很天真的以为成为上虞市区了,能带来好的前途。可惜,上虞的政策是:东关街道划为一类乡镇管理。导致东关是一个街道,但是看上去比农村还农村。
?2500多年来,我们都是绍兴人,我们讲的都是纯正的绍兴话。就是短短的50年,50年和2500年比那太夸张了。但是就是这短短50年改变了我们不少。?
??????——————我是东关人,我更是绍兴人。我爱我们可怜又可爱的东关,我更爱我们可爱的绍兴妈妈!

只要杭绍台铁路东关站建成,就是东关崛起的时候

东关我最清楚,东关不服上虞,正如同上虞不服绍兴,网络论坛喜欢放大,所以这些事情不断被放大。

把东浦划给柯桥,把东关划给越城,三区融合更快

看来两岸要统一任重道远啊

你说的没错。

这文章不是几年前就有了么,上虞论文上见过,e网论坛上也见过

怎么是怨天尤人,你这话说。人家实事求是。你到好泼冷水!呵呵。不是东关人,不知东关情。现在的东关被上虞弄得支离破碎。几条通往东关地区的主要公路。无不是些弯弯曲曲的鸡肠小道5至6米宽左右的。现在的东关表面上一条老104国道在剥场面。搞搞绿化造林。实际里面是破烂不堪。去过东关的人都很清楚。

楼主,只有等杭绍台高铁绍兴南站东关站早日开工了。

泼冷水?难道要火上浇油?上虞也是政府的作为,又不是一个人。社会在发展,要相信一切会更美好

说来说去你是在为上虞政府开脱责任。你难道就不认为上虞政府所作所为没有预谋吗?

这么老的文章又被挖出来了

老是老,但是能够正实东关确实在上虞受了不公平对待。

东关单行线那么多,车真的好难开。路上随便乱停车,很多单行线都被堵住。

其实是落差感给了东关人不爽当时是水运为主的发展模式才有银东关的由来 随着公路的货运的崛起水运的没落是正常的而且杭甬高速的存让上虞百官往杭甬高速发展就成了必然,像上虞切走的曹娥新区的百姓就不会有现东关人的落差,也不会一天到晚说自己是老绍兴的人一样

这不是很矛盾吗?东关街道不靠近上虞核心区,自然被弱化,大部分辖区被高速阻隔自然不受重视。
东浦镇跟绍兴党政军机关驻地的北海街道相邻,越城区稍微向西发展一下东浦镇就马上融入越城区了。
东关划归越城区又怎么样呢?东关离越城中心那么远,越城区这么厉害连老城区周边的镜湖啊东浦啊就发展不好能去建设东关吗?

东关和上虞本就是两种人,且不是一条心。没有东关,就没有上虞的今天。曹娥江两岸。两种文化的区别。

你个假冒六桥烟柳的网名,东浦能跟东关比吗?自古绍兴县有金柯桥,银东关美誉之称家喻户晓。东关原是绍兴县第二大镇。东浦能跟东关比吗?1992年以前。上虞有75%左右的工业都在东关辖区内。比如樟塘建筑,宏基陶瓷。卧龙,绍兴女儿红等等。占了上虞的半壁江山。上虞要是没有东关辖区。上虞估计还是个县。东关划给越城区,最最起码比东三镇包括你所说的城西东浦不会差。

那你好像错了吧,东关地处104国道上,在这种区位条件下当然比上虞的其他镇更有优势。在绍兴县范围东关处于偏僻的位置,恐怕就不一样了。
过去没有高速,产业都布局在靠近国道的地区。没有东关上虞县城还是丰惠镇,东关恐怕位置更差。东关过去是因为运河边上,曹娥江流域到绍兴要路过东关有交通优势。现在早就不一样了,县边远地跟县境中部有的比吗?

东关划给越城区只会越划越差,越城区那么落后你到底是有什么勇气能说出这种话的呀?
越城区这样对待东浦,东关划入越城区之后保不齐还把东关当做上虞的附属区域到时候搞得像东浦一样两边都尴尬。
越城区有什么好那么让你心驰神往?

越城区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市直初中都全部划到越城区了,说明越城的财政在变得独立。

你去问曹娥街道里原东关的居民 道虚的居民,想不想回到东关 绍兴的越城的直管

如果以前的话估计会想会绍兴县,但现在上虞也是绍兴的一份子,一样,而且越城区确实破烂

越城区再差也比上虞区好的多。上虞区能跟越城区比吗??一个是中心城市,一个是副城。

上虞我不敢说,因为没去过几次,但越城区的整体规划实在问题太大,路么老老窄,城建又是古不古今不今,好的产业也没有。一环到二环之间就是乡下。二环外面更不用说。市领导一个一个换,没一个人干实事的。哀哉痛哉

把东浦划柯桥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