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能办好,海宁这位老人为什么偏偏要跑第二次……


“5月18号我来办身份证,当场就办好了临时身份证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今天我也拿到了正式身份证。所里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真是让我很吃惊,真是太好了,回家后我就写了两幅书法,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意。”
6月22日,家住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芳田村的老艺人孙炳鸿,专程赶到海宁市公安局周王庙派出所,送来了特别的“感谢信”。
两幅书法作品一幅写着“热情、认真、和气、细心”,是感谢户籍窗口工作人员丰晓华和王羽洁,另外一幅是“厚德载物”四个字,是送给所里的,寓意公安机关继续发扬“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美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孙炳鸿今年70岁,是海宁皮影戏传承人,也是一位民间书画家。
5月18号上午,他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丢失了,“我当时要到银行办理业务,身份证丢了就办不成,可把我急坏了。”
于是,他立即赶到周王庙派出所补办身份证。接待他的是所里的户籍协管员丰晓华和王羽洁。丰晓华今年37岁,1998年进入周王庙派出所,一直在户籍窗口工作,业务能力强,做事认真负责。而王羽洁今年25岁,在户籍窗口工作两年多,待人热情,态度亲切。
“大伯,你先别急,正式的身份证补办需要的时间比较久,你现在急着去银行办业务,我们可以先给你办一张临时身份证。”
看到孙炳鸿焦急的样子,丰晓华问明原委后先给他倒了一杯水,征得孙炳鸿同意后之后,她和王羽洁立即给孙炳鸿办理临时身份证。
采集指纹、拍照等基础工作完成后,丰晓华马上着手准备资料并联系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及时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丰晓华和王羽洁便迅速为孙炳鸿制作了临时身份证并当即交到了他手里。
从自己踏进派出所大门到拿到临时身份证,仅仅过了20多分钟,这样的工作效率让孙炳鸿既惊讶又感动,办证过程中,丰晓华和王羽洁细致周到的服务也让他倍感温馨。
“我都准备好了在家等上几天再来派出所拿临时身份证,但实在是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在现场拿到了,也不用我再跑一趟。太感谢户籍窗口的两位女士了!”拿到临时身份证后,孙炳鸿当场致谢。
因为是本地居民,当被问到是否需要邮寄办好的身份证时,孙炳鸿选择了自己到派出所来取,而不用邮递。
“我想,虽然派出所只让我跑一趟,但我自己还是要多跑一趟,因为我要将自己的谢意用我擅长的书法表达出来,送给户籍窗口的两位女士和周王庙派出所。”孙炳鸿说。
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活动开展以来,所里以“用户思维”为导向,优化服务,简化环节,深挖潜能,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时,实现少跑腿、最多跑一次,确保申请事项或环节一次性办成,努力提升窗口服务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成功办理符合条件的农迁农户口迁移业务27例,省份证省内异地受理3例,省内居民身份证邮政快递业务150次,为许多市民解决了户籍问题,同时为大家节省了时间,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周王庙派出所所长盛益明介绍。
民间书画家
孙炳鸿
1947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芳田村,笔名,鸿者,文昌轩主。自幼随父亲孙应祺(皮影戏人物画制作民间艺人)学习皮影人物画,又得到堂祖父孙伯康(海宁皮影剧团美工)的指点。一九九八年开始以皮影人物画配上山水背景,自创一条自我浓厚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皮影戏人物画。
(来源:海宁公安)

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