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箕子,中国记载箕子开发朝鲜事迹的书籍,有《尚书大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记》和《尚书大传》都记载了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的事。
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尚书大传》云: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也就是说,在武王伐纣取胜以后,就放了箕子,然后箕子就去了朝鲜,然后武王就把朝鲜分封给了箕子。
高丽王朝僧一然著《三国遗事》追述了朝鲜族始祖檀君的神话,并提到了箕子。檀君王俭“是古朝鲜全民族的共同始祖。现代“三韩国”与北朝鲜仍然有时采用檀君纪年,即以公元前2333年为檀君元年。檀君御国1000多年以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檀君就谦让地退隐了。
朝鲜半岛的姓氏也一样可以作为证明材料。今朝鲜和“三韩国”的姓氏中有箕姓,还有其分支韩姓、齐姓,他们都奉箕子为始祖,并到中国河南省淇水县朝歌镇的三仁祠寻根问祖。还可以从服饰、古代历法、风习等看。朝鲜族喜穿白衣,这与殷商传统有关。《史记·殷本纪》说: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可见殷商尚白。《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古朝鲜地区的扶余国衣尚白,白布大袂,这是继承了殷商的传统。
中国的古俗是影响整个东方地区的,古朝鲜的历法也是效仿殷商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说,该地区以殷正月祭天,国中大会。殷商有杀人殉葬的风俗,而《东夷传》等记载扶余国杀人殉葬,多者百数。《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还说,半岛上的许多居民,都自称是来源于中国的古之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