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人端午节没有粽子,它才是主角!


端午节人们不吃粽子,而吃汤包,访遍神州大地,也仅此新昌一号,别无分号。
在新昌大家把端午叫“冬五”(因为谐音),如果在新昌大街上问问屈原和端午的关系,那一般人基本不晓得,就知道今天叫冬五。
不吃粽子原因
端午节新昌人原本也吃粽子,至今仍流传着“吃过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的谚语,但后来就该吃汤包了,这起因是一段为人传诵故事。
《新昌县志》记载:
相传明代弘治年间,新昌连年大灾,饥民遍野。何鉴尚书刚因母丧事在新昌见此情景,奏请圣上开仓赈济。皇上派出钦差在五月五日端午节到新昌察访。何尚书看出了钦差会抓着端午吃粽的把柄而不开仓赈灾,速和县衙县令一同商量下发通知乡里:灾慌年过端午,不吃干来只喝汤,不包粽子吃汤包。
钦差在端午到新昌便微服察访,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喝汤,连尚书府何大人一家老小也在喝汤,见不到一只粽子。这位钦差立即返回京启奏皇上说:五月端午,天下都吃粽,唯独新昌县,不见粽子影,连何尚书府一家都和汤食。皇上听后下旨开仓放粮,赈灾新昌,还额外免了三年税粮。
此后,新昌百姓为不忘何尚书为民请赈济办实事的恩德,端午节吃汤包就一直沿袭下来,以至成为一个独异的风俗。
除放汤包外,新昌人民花样翻新出了蒸汤包、油煎汤包等,汤包馅子也更加丰富:古时买得起肉的自然裹鲜肉汤包。买不起肉的,买点蒲瓜、豆腐干、葱头等,切成细末,用油一炒,芡上山粉,别出心裁地做出菜干汤包、笋干汤包。美其名为素汤包。而粽子,便被新昌人放到过年才去包,也就有了正月初一吃粽习俗。

一年四季吃饺子,有特色!!!!!!

绍兴有很多地方端午都不吃粽子的,端午粽新女婿新媳妇会用到,我们这儿都是过年才裹粽子当年货

台湾某些地方端午吃汤包

越城区也叫冬五啊

那新昌这个冬五是为了纪念何尚书了,跟别的地方端午其实本身就不一样了

我就知道新昌嵊州那里包的东西里面都是豆腐,不过挺好吃的,芋饺也很好吃,那时我在那里实实足足干了有4-5个月,早上去晚上回来,早上一般不吃早饭到那里吃,那里的包子也有豆腐馅的

我记得(原绍兴县)小时候粽子只是过年才有吃的,端午有麦糊烧吃已经很不错了,端午吃粽子也是近十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