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有一老人卖“南瓜花”卖成了“网红”,每天不断有市民赶去买“南瓜花”,近的有越城区、柯桥区等地的市民,远的有宁波、杭州的食客。现场还不断有人拍照,发微博微信,以吃到了传说中的“南瓜花”为乐。而老人家则每天起早摸黑,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出发前,老人还会在微信上吆喝:“卖南瓜花哉!”
老人卖“南瓜花”卖出名
老人家名叫蒋老虎,家住柯桥区马鞍镇,今年67岁。不过,有人问起时,他总是说,你们就叫我“南瓜花”好了。不过,乡邻大多叫他“老虎”。
蒋老虎卖“南瓜花”已有40年。早年在马鞍街上卖,后来又转移到齐贤小商品市场门口,近期再次转移阵地到齐贤幼儿园门口。不过,无论他转到哪里,都有人能找到他。当地人说,蒋老虎的“粉丝”团,比亲生的儿女还要好,几天不去就会记挂。
听闻这些传说,记者驱车20分钟,从柯桥赶到齐贤镇。因为不认路,一路上问了4个人——“南瓜花”小吃在哪儿卖?除了一个外地人说不上来,其余3个人都知道,马上热情地给记者指引路线。
转过几个弯,终于找到“南瓜花”小吃摊,只见路边停满了车辆,摊前等候的食客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来买“南瓜花”的车主,估计得等半个小时以上。
一辆简易电动三轮车,上面放着一个传统煤饼炉,用于制作“南瓜花”,旁边放一块钢板,新鲜出炉的“南瓜花”就在这块钢板上分装。一旁的泡沫盒子上,写着他的电话号码。
见到有人开车过来,蒋老虎抬起头问:你是从哪里过来的?来人回答称柯桥。他说,“柯桥算是近的了,这里有的人是从杭州、宁波过来的,后门不好开,你要再等等。”于是,来的人就乖乖地在一旁等待。一次只能做一个铁板共14朵“南瓜花”,而食客大多一买就是一板、两板,因此,等候的人很快排起了长队。有时,队伍中还会冒出团购500朵、800朵这样的大客户。于是,蒋老虎会再生一个煤炉,两个炉灶同时进行烘烤。
“南瓜花”一元一朵多年不提价
这么多的人赶来买“南瓜花”,难道这个“南瓜花”特别有技术含量?旁观的食客介绍说,油、糖、面粉、豆沙,这些材料都在眼皮底下看得见、摸得着,吃得放心。一姓章的“老客户”则介绍,老人的豆沙做得特别好,质感细腻、口味纯正。
等候过程中,记者与蒋老虎攀谈起来。他说,“南瓜花”也没太多技术含量,但是,自家做的豆沙还可以,超市买来的没法比。原来,老人家里有一个石磨,专门用来磨豆沙。每天上午,两口子一起磨好豆沙后,再上蒸笼蒸熟。
制“南瓜花”的是一个铁制模具,生好煤炉后,就可以烘烤“南瓜花”了,整个过程8个步骤:调面糊,在模具上涂一层植物油,倒入面糊,面糊有点半熟时再舀一大勺豆沙,再在上面浇一层面糊,撒点白糖,继续烘烤到“南瓜花”颜色呈黄、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时,“南瓜花”便熟了,可以出炉了。把模具里的“南瓜花”倒到旁边的大铁板上,等候的买主就来不及自己动起手来。
一朵“南瓜花”重约100克,价格1元钱。不断有人让蒋老虎提价,但是他却似乎不为所动。不过,有人说他赚饱了的时候,他也会笑眯眯地反驳:不计人工成本,糖、油、面粉、豆沙、煤饼,每样成本都看得见的。
“南瓜花”引发市民“怀旧”情绪
不过,蒋老虎卖了40年“南瓜花”,也就近年来特别红,原因与近年来微信普及有关系。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宁波工作的儿子给他注册了个微信,名字就叫“南瓜花”,还建了一个微信群。虽然蒋老虎不会在手机上写手,但是他识字,听得懂留言,有人在微信上咨询,他也可以及时反馈。微信群一下子吸引了一大批“粉丝”,目前已有230多名。那些远道而来买“南瓜花”的,好多正是因为从微信上看到信息。
记者拍了几张照片,在微信上一发,马上数十人跟帖,有的说“这个东西小时候吃过,很长时间没吃了,好想吃”,有的询问“哪里有卖”,还有的留言“强烈要求老人把店开到柯桥来”。
这些怀旧情绪通过微信圈的酝酿,很快引发了跟风,一些之前从没看到过“南瓜花”的年轻人,纷纷表示想尝尝鲜。杭州下沙不少大学生,根据微信上的地址定位,按图索骥,找上门来。
另外,还有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向蒋老虎提出,把店开到柯桥万达广场,对方还表示,店面房租金他来付,老人家只管做“南瓜花”,但是价格要提高到1.5元或者2元,原来一天赚多少,还是保证让老人赚。不过,生意太忙,老人家嫌累,每到晚上6点,他开始惦记着早点回家,于是,嘴里嚷嚷“你们的做好差不多了,我要回去了。”
这个没吃过,不过这段时间南瓜藤出来了,买来炒菜吃
我买过,我从小没有吃过,所以我无法回味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到处都是卖南瓜花的,买南瓜花的大多是怀念一下而已,又不很好吃
别说吃过了。连听都没听过。图那么小,也看不清
味道一般
就这个图谁知是什么
80后应该都知道的。小时候每个小学门口都有的卖。。90后就不一定了,
70后个个都知道
小时候吃过,记得当时应该还是读幼儿园时。现在已经很久没看到了,确实很怀念。不过就像上面说的,80后的知道,90后的确实不知道,像00后的,跟我女儿10后的,就更不知道了。
这个老爷爷就在我家楼下卖南瓜花,每年都会来一两个月,今年不知咋的生意超级好就变成天天在了
因为现在有微信朋友圈 我朋友那拿了两个吃吃,发了个图,好多同事朋友都问在哪,然后跑去买
你们家在哪里啊
小个时候,老欢喜吃来
打广告吗
90后,每次小学放学的时候偶尔会买,那时候是0.5元一个,之后是1.5两个,到现在1元一个,偶尔吃吃怀念一下还可以
在柯桥活了二十多年,也没听过南瓜花是什么小吃,估计我不是柯桥人
同事买来吃了下 一点不好吃 甜的要命
小的时候也喜欢吃 我爷爷也会做这个
别网红了,吃过了不想再去的在这里。
那个老爷爷就在我家楼下,我去年吃过太腻了,今年人那么多我就没去买了
非常怀念这种小时候的味道
很久没见到了,边看边流口水,那味道很纯,在哪,想吃。
在哪边卖啊,好想吃小时候吃过的南瓜?
小时候经常吃,我喜欢吃它外面的那层皮
南瓜花,小攀,冬米糖,油三节,搓白糖,蕃薯片,六谷炮,我就想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