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腐败,村民真的完全无能为力吗?咱好好来议一议


农村腐败,村民真的完全无能为力吗?咱好好来议一议
主笔/不二君
“造桥修路,那是当官的该考虑的事,我一小老百姓,就不瞎凑热闹了。”只要不关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很多人就懒得去管。数千年的小农传统思维惯性,导致中国基层百姓对于公共事务相当淡漠。——写在前面
上一篇关于农村腐败的稿子,闹出了一个标题引发的血案。没看到标题里还带个问号吗?那些张口就骂的人,您这是没看见还是没看懂啊?况且,咱只是在理论和法律层面指出了村民对于村务应当负起自治的义务,当然,这也是大家的权利。
结果,触了逆鳞,犯了众怒。不少人直接越过那洋洋洒洒两千字的文章不看,就冲着这个标题,劈头盖脸一通骂。这俺也理解,浅阅读时代,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细读一篇不算短的文章呢。但是,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这样真的不好,很不好。这可能还是病,得治。
偷偷告诉大家,其实上一篇文章本来的标题是《为什么农村腐败人见人骂,却还能如此嚣张》。俺私下琢磨着,当初要是坚持用这个标题,估计评论的调调也会换个面貌吧。
言归正传,上一篇中,不少评论都哭着喊着说,老百姓知道啥呀;村民有啥权利呀;很多事都是上头定好的,我们管不了。好!今儿个咱就来好好说一说基层民主这档子事儿。
小学语文老师教我们,写议论文不外乎两件事:摆事实+讲道理。咱先讲道理,再摆事实。希望能给大家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基层民主很贵,但一旦习得,受益无穷。
所谓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里咱着重讲一下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一些人会把美国看作民主的范本。咱在这里也取其精华,他山之石,拿来攻下玉。美国国会的开会规则,叫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里面有大量关于表达、辩论、表决的具体规则。
换言之,开会是门技术活。一个完整的关于决策的会议,应该包括“六部曲”:动议、附议、主持人陈述议题、辩论、表决、宣布结果。每一步环环相扣,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
这一规则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农村开始实施,刚开始,很多村民会觉得神烦,这么多规矩,记都记不过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便有了效果。村务公开透明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也因此多了一份相互理解,少了一份相互扯皮。
按罗伯特自己的说法:“要让强势一方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一方有机会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让弱势一方明白既然他们的意见不占多数,就应该体面地让步,把对方的观点作为全体的决定来承认,积极地去参与实施,同时,他们仍有权利通过规则来改变局势。”
说白了,这就是一套明规则,作用就是用来取代当下基层的各种“潜规则”,真正通过盘活现有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让“村民自治”从文本走下乡间田头。
咱这里就这么简单地提两句,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最早出版于1876年的《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 Manual of Rules of Order),如果懒得看英文,也可以直接去看寇延丁和袁天鹏写的《可操作的民主》。
可能有的人会纳闷,咱不爽的是腐败,你怎么一个劲地在跟咱扯基层民主?
道理很简单,腐败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基层民主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信息不对称。你懒得去消除,怪谁?
有些人一面骂着村干部腐败,一面又不去为改变这一现状做出哪怕一丝丝的努力。
你不去参加村民大会,以为村民大会没用;你不去争取成为村民代表,觉得要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儿心烦。结果村委会就会觉得你不关心公共事务,既然没多少人关心村里的公共事务,“村民自治”也就默默演变成了“村委会自治”。
至于很多人提及的现实中五花八门的掣肘与困难,俺也已经在上文的“四个比如”中提过了,没看过的自己去看吧,这里就不重复了。
其实,俺只是想说,请不要连努力都没努力,就主动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骂骂村干部很容易,挤出自己的一点时间,争取参与村务决策、监督村干部,那才叫真本事。
这不,浙江就有不少地方,做出了比较好的表率,已经走上了基层民主的康庄大道,享到了村民自治的甜头。
最明显的莫过于金华武义的后陈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陈村可谓“劣迹斑斑”。村务管理不透明、财务支出不规范、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先后几任村干部更因腐败问题落马。彼时的后陈村,称得上是武义当地的“上访第一村”。
2004年,因为一笔上千万的土地征用补偿款,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连续四天开会博弈之后,最终达成共识:设立第三方监督组织。
于是,村子建了一个财务村务监督小组。人员除分管纪检的支部委员和出纳外,由全体村民从非村两委成员直系亲属的村民中选举党员代表一名、村民代表两名共同组成,监督小组每月对村两委的财务支出进行审核公示。
同年6月,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 在后陈村诞生。10天内,后陈村就增收节支30余万元,村民看到了实效,争吵也就逐渐平息了。
现如今,10年过去了,村监会效果十分明显。后陈村实现了“四个零”:群众零上访、干部零违纪、群众零投诉、违规收入零入账。2012年,后陈村集体收入超过300万元,可招待费用仅8613元。在后陈村财务公开栏里,哪怕是买一瓶墨水、胶水或一次性茶杯,都要上墙公布,一目了然。
舟山市岱山县东沙镇泥峙村,则提出让每户人家都出代表,以“户代表”为主体,参与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户代表会议”将村务以简洁易懂的方言进行公开,村干部接受户代表面对面的质询,有效减少村级事务“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
东阳市城东街道单良村,每月10日上午8时,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都会准时出现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接受村民的报账、查账等。目前,单良村已实现连续10年“零信访”,一清二楚的账目让村民心服口服。
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将村中大小事务都记录在村两委创办的《阳光》月刊上,每月分发到每户村民手中,让所有村民都有机会行使自身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温州市龙湾区状元街道三郎桥村,开展了村级“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20项村务权力配上了“使用说明”,村里的大小支出都接受村民监督,避免村级权力私化。其中,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还要每月在电视上公开,重大的村级事务还要经民主听证会等途径讨论。违反“小微权力”运行规定的,要采取党纪处分等追责措施。
……
看完这些,你还会觉得村民在参与村务管理、遏制农村腐败上完全无能为力吗?

现在,一家子不同的阶 级,哪里团结得起来?

看来楼主对中国社会还是缺少了解,中国社会是顶层设计,p民只要各扫门前雪好了。

只要村干部为村民办实事,为村民着想,你吃点拿点也没事,关健是这帮畜生吃喝贪污都拿了,还害人,一点事都没办,村民肯定要骂,要上访

楼主的设想很好,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