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过粤北市长的皇帝——萧赜


自从三国东吴在韶关设立始兴郡以后,做过粤北市长的人非常多,但有四位市长是历史上的大人物,所以要重点介绍。
这四位大人物的名字分别是:萧赜、羊侃、陈霸先、岳飞。其中,陈霸先和岳飞都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物,大家不陌生,所以这里就不介绍了,就重点介绍第一位。
萧赜是南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齐高帝萧道成的儿子,这是一个相当杰出的皇帝。他南宋时期(这里的南宋是刘裕建立的南北朝时期的宋朝,并非由宋高宗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做过广兴相,广兴就是今天的韶关,这个官职是他在平定叛乱以后得到,朝廷想调他进京,但他坚决辞让,因此就留在了韶关。
萧赜在韶关做官的时间并不长,随着,他爸爸做了皇帝,他也进京了,进京四年后,他的爸爸去世,他就即位,是为“齐武帝”,做皇帝11年后去世。虽然只是做了11年皇帝,但在位期间的很多政策都非常好,例如:灾年的时候减免租税、和北魏通好,稳定边境、严惩贪官,他和他爸爸的清明统治让南方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也比较安定,史称“永明之治”,是南朝时期难得的好皇帝。
最珍贵的是,萧赜在病危前立下遗嘱,丧礼从简,不准建造塔和寺院,在非常讲究厚葬的封建皇朝来说,一个皇帝能有这样的遗嘱相当难得,或许因为他曾经受过苦的原因之一吧!他虽然做了官,当时的广兴相(相当于韶关市长)其实已经是很大的官了,而且他的爸爸萧道成没有做皇帝前还是一个将军,家境非常宽裕,但正因为他的爸爸是将军,所以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生活都不是滋味,所以,当朝廷调他进京做官时,他坚决辞让,宁愿留在韶关做广兴相,也不进京做皇帝,而当时广东一带被朝廷认为是荒芜之地,是受苦之地而并非享福之地,但萧赜还是选择做广兴相,也正因为这一系列在基层的锻炼,他能深深体会到社会的问题和百姓的困难,也认识了奢侈的不好,所以,当他做了皇帝后仍然可以保持初心,对百姓好,生活节俭。
但萧赜也犯了一个很多皇帝或者爷爷会犯的错误,就是他自己愿意吃苦,但不忍心让孙子吃苦,萧赜的长子也是一个很有德才的人,很孝敬父亲,而且被立为太子,可惜福气不够,很早就去世了,因此,他就让他的孙子继承皇位,可能因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所以他对他儿子留下的孙子非常疼爱,这样,他的孙子既没有他的才,也没有他的德,这样,就在他去世仅仅9年后,他爸爸和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南齐王朝就灭亡了。
人家说,虎父无犬子,他和他爸爸都是当时难得一见的英雄,既有才又有德,但他的孙子以及曾孙等人都没有继承他们爷俩的才德,或许也与他们没有吃过苦有关吧,所以,为人父者特别是做了爷爷的人或许应该在萧赜这边获取经验,要适当让自己的子孙吃点苦,不然,即使像皇帝这样的好工作,也是做不久的,9年就把两代人建立的江山给毁了,时间之快,叹为观止。
齐武帝萧赜不仅是治国能才,也写过一些很不错的诗……
估客乐
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
感忆追往事。意满辞不叙。

写的好,增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