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老亏钱,怎么办?

万家基金/文 基金菌/编辑 责编|美丽的拖拖
为什么别人买的基金赚钱了,而你的却总是亏?是不是赚钱的基金很少?还是我买了一只“假基金”?事实真的如此吗?
wind数据显示:2017年,有超过80%的偏股混合基金获得正收益,且平均回报14.95%;同期,只有不到32%的股票取得正收益,而上证综指2017全仅上涨6.56%。(截至2017.12.31)
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买基金总是亏呢?笔者深入基民圈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发现,许多时候买基金亏钱,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
1)迷信短线交易,把基金当股票
在基金评论区经常看到基民朋友的晒单,许多都是10日以内甚至还有3日以内的申购赎回操作。
据华宝证券统计,在投资者当中,平均持有时间少于一个月的短线交易选手占42%,平均持有12.6个自然日;平均持有时间大于一年的长期投资选手近占22%,平均持有486个自然日。
从收益情况看,80%的长线投资选手盈利,平均收益率达到17.4%;而短线交易选手仅有60%盈利,平均收益率仅有0.5%。而且,基金申购赎回是有手续费的,频繁波段操作,得不偿失。
2)迷信冠军基金,高位买入亏损
许多基金投资平台都会有冠军基金的推荐,不少基民朋友看到冠军基金漂亮的过往业绩之后,就抱着发财梦一股脑的买入了,没有仔细研究当下的市场情况、基金的持仓风格。
在风风火火恍恍惚惚跟风买入,却惨遭基金净值接连下滑,最终无法忍受亏损忍痛离场。类似案例并不罕见,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能只看短期业绩。
我们统计了2007-2016年这10年间,冠军股票基金第二年的业绩表现情况,有6只冠军股基第二年排名位列同类后1/4,占绝大多数;有3只冠军基金第二年表现平庸;只有1只基金连续两年保持业绩领先。
先来看冠军基金是如何产生的呢?简单来说,就是买的股票涨的多,其股票最契合当年的市场。但行情总是波动的,第二年行情未必延续,基金经理未及时“调头”,也就导致了第二年的业绩下滑。
因此,不要迷信冠军基金,建议基民朋友在购买基金前,综合分析其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业绩表现,全面地对多个区间业绩表现进行考量,才能找到久经锤炼的赚钱『真』基。短期可以看最近三个月、六个月的业绩表现,中期、长期可以看最近三年、五年的业绩表现。
看完以上内容,你有中招吗?如果想要收获更丰厚的投资收益,究竟该怎样筛选赚钱『真』基?再总结下:
1)忽视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持有
事实上,观察基金的长期业绩,就会发现基金的投资回报可观,基金市场是非常值得基民朋友长期参与的。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2)精选绩优基金,适当组合投资
选择基金,要选那些短、中、长期的历史业绩表现均比较好的基金。在此的基础上,也要注意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可以构建一支科学的基金组合,以更好的抵御基金投资中的风险。
希望大家绕过基金投资中的所有“坑”,早日邂逅适合自己的真命天“基”,在长期的陪伴相守中,感受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