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秋天庄稼都有收成了,那么冬天都在做什么呢

对于生长在我们南方的人来说,春夏秋冬虽说四季分明,现在基本上没有冬闲一说,一年四季,除了农忙时节,农民们匆匆赶回来搞一下农忙,然后又匆匆赶往外地打工,毕竟靠种田根本不够家庭的全部开支。
我在离家不远的城市上班,抽空回去看望一下老家,除了年老体弱的老人、年幼不能上学的小孩在家,除极少数照顾婴儿的青年妇女,很少看见其它类型青壮年在家清闲休息,可谓人人有事做,冬季如此,平常也是如此!
有一种说法叫猫冬,因为冬天天气一冷,猫就躲在暖乎乎的屋子里不出来了,而且阳光照在屋子哪里,猫就会懒洋洋的在那睡觉,尽情的享受冬天的温暖。
那么冬天到了,农民都去干什么了?在北方的农民基本上都是留在家里,也是在猫冬。每年的十月份,农民开始秋收了,大概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把粮食收储完毕,粮食收完了,还要保管好,还要时刻关注粮价,了解行情,还要在价格好的时候卖出去,所以他们冬天都很少出去打工,再说了北方的建筑行业也都停工,即使想出去打工也没什么工可打。
所以就在家里舒舒服服的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鸡鸭猪狗几头牛的生活了。从十一份开始这冬就猫下了,一直猫了四个月左右,天气渐暖,开始准备种子化肥,开始准备平整土地,然后就又要种地了,当种子下地,小苗长出来以后,看看没有什么大事了,才会有部分农民开始外出打工去了。
大体来讲,分两种,一种是外出打工然后到冬季回乡的,这部分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勤劳的,回来之后还会找一些零活散活,如修建河堤、修路,一般河堤刚好就是冬天修建,他们刚好可以赶上此类工程就又有了两三个月的收入;另一种呢就是比较懒的,在外挣一年钱之后,回到家就进入牌场、麻将馆,开始挥霍一年的收入。
另一种就是一直在家没有出去打工,在家务农的,这类人一般就是本性踏实一些,一部分就会开始挖藕,临近过年,藕往往可以卖个好价钱,另一部分也会趁着农闲时间去附近的工地找一份工。
我觉得应该分人吧,不同人在做不同事啊。十分勤奋或者家庭负担比较重的那种可能大冬天了还在做工;比较喜欢轻松日子爱家庭热闹的那种呢,就觉得挣再多钱我也不能耽搁和家人相处,于是就会停工待在家里;可能还有些呢觉得冬天了,比较辛苦的工作就停一停,做点轻松的,既不耽搁挣钱也不耽搁和家人相处。
不管是农民或者白领,其实大家的生活状态都是视情况而定的,只是农民的状态比较受家庭负担的限制而白领的状态更受体制限制。
其实都希望社会越来越好,我们的限制可以更少,每个人都有时间挣钱养家都有时间陪伴家人。
在猫冬的时间里,农民是最轻松的了,喂养一下家里养的那些动物,主要的任务就是不管粮价高或低也得在春天前把粮卖出去,余下的时间走走亲戚串个门,打打扑克麻将,还有看那小纸牌的,上大冻的时候就把过年的猪杀了,就准备过年了。
现在地里的活基本忙完了,离春节还有3个月。农民或是出去打工,或是做点买卖,贴补家用。要不光靠地里的收入是无法满足现实的。老人要赡养,孩子要生活费,要是再赶上给儿子买楼娶媳妇钱就更不够花了。
现在十几万的首付款就很让农民为难。像我们村人均1亩地左右,三口人地里毛收入种玉米20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7毛左右。种地瓜2万斤左右,储存到春节以后卖1块钱左右。要不农闲打零工挣点钱,明年春天种地的投入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