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网红美食的悲惨生活,黄牛爆料:揭秘网红店的打造秘籍!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那么几种食物、几家店,刷爆朋友圈,火遍全微博。成为食物界的“网红”。
原价48,生生被黄牛炒到250元一盒的咸蛋黄肉松青团;每人限购两杯+实名制登记的喜茶;排队人绕店面一周的光之乳酪;两小时起等的宇宙中心五道口知名枣糕......
似乎任何有特点的美食或店面,都能被称或自称“网红”。讲真,看多了网红美食的套路,小编我已经略显麻木。今天嫩食记想错开高峰,带大家看看当年那些大排长龙的网红美食现况,或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哦~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被称为“天使的帽子”的起司蛋糕。“徹思叔叔“。
刚开始,叔叔走的就是所有网红的成名套路,限购搞饥饿营销,有意无意地让大家排队。一个炉子可以烤12个起司,一般只开放三个炉子,每炉需烤45分钟。当年为了买到这顶“帽子”,最长的时候需要排队4-5个小时。店家为何如此残忍?无他,利用羊群效应而已。排队就是最好的广告。
然而,在徹思叔叔爆红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在上海开出了30多家直营门店,在国内其他40多个城市有加盟店,总数超过120家。曾经的排队购买变成今日的随处可见。
店面越来越多,然而口味却没啥变化。徹思叔叔这就很尴尬了。毕竟只是单一的轻乳酪起司蛋糕,味道也没过多的变化,慢慢,“徹思叔叔”变成了“撤柜叔叔”,仅剩的几家门店也慢慢变的门可罗雀。
俗语云:网红小吃的套路都是相似的,红不了的各有各的不幸。
肉松最近简直成为了食品届的vintage。提起最近的网红美食,和肉松相关的当真不少。比如让魔都人民甘心排队七八个小时的“鲍师傅”肉松小贝。
讲真,听说肉松小贝在魔都火了,帝都人民内心是呵呵哒的。毕竟,鲍师傅在帝都,早已是个过气网红啦。
一年前,鲍师傅在帝都还很火爆的时候,我曾在前门大栅栏附近排队买过一斤肉松小贝。回家之后才发现,包装袋上赫然写着“鲍老师”三个大字。我内心是崩溃的。既然买来了就尝一口吧,硬到咬不动的肉松配上口感极干且颜色发白的蛋糕胚,啊呸......讲真,难吃就一个字。
可是在这之后,我竟然二次上当受骗了.....上个月,公司楼下开了一间“鲍师傅”,慕容老师拎了一袋海苔肉松小贝分给我吃,入口香脆,不仅是海苔,肉松也有酥脆的口感,搭配沾满美奶滋的小蛋糕胚,连慕容老师都一口气吃了仨。然而!又过了几天,我看到楼下店面变成了这样
纳尼?原来这家味道不错的也是山寨货啊,连鲍师傅的“鲍”字都被要求从招牌下摘下来了嗳!
过多山寨品牌的的出现,使鲍师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这些山寨品牌口味良莠不齐,吃货一不小心就“中招”,随着真假鲍师傅门店的迅速爆增,肉松小贝的热度也终将会慢慢褪去......
还有些“网红”美食是靠着社交媒体和滤镜火起来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美食若是不美岂不啪啪打脸。对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的人们,样式、形状、图案的推陈出新只是满意度及格线,若是能在一款小吃上体现美学设计感就更容易俘获人们尤其是少女的芳心了。
这朵从棒子国飘过来的“乌云”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去年这家冰淇淋爆火的时候北京只有三里屯一家店,真的吃货敢于面对排到隔壁马路的长队。秉承着这样的精神我加入了队伍。从终于排进店门起,就可以看到妹子们不停的三百六十度连环拍。
我要的是招牌乌云冰淇淋。乌云盖住了冰淇淋,吃起来really不方便。只有干脆取下来撕着吃,乌云是薄荷味儿的,吃起来有点像口香糖。然而只吃了一口,就觉得实在太齁。下层芒果味冰淇淋,都是芒果糖浆的人工味道,三块mini马卡龙的滋味就更不用说了。讲真,拍完照片儿就想就想扔掉了。也就是尝个鲜晒个朋友圈,感觉并不会回购。果然,“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现如今这家店已经黑漆漆的凄凄惨惨戚戚了。
去年,一款名为chiko的曲奇饼干风靡全国,被很多人称为“网红曲奇”。
如此光鲜亮丽的商品,很难想象其生产地竟是这般场景:昏暗隐蔽的网吧后门,直接在桌上揉的面粉团,堆在地上的包装盒……
无独有偶,今年魔都知名网红面包店farine被曝出使用过期面粉制售面包。曾经排长龙风靡一时的店如今被贴上封条。
网红美食终究还是发生了我们最怕发生的事情。之前推荐过f家的 kol 纷纷撇清关系,争先恐后在点评网给出差评,批判一番,占领道德制高点。食品安全是餐饮业的重中之重,如今f家违反相关法律坐实,确实没法洗地。目前老板已跑回法国。
哦对了,farine正是“面粉”的意思,老板的初衷是标榜自己所用的原料来自法国,质量上乘。
“芝士就是力量”,女生们对芝士的顶礼膜拜有一种难以解释的原生的情怀。“得肉松者得天下”,没有什么配角比肉松更让人心生欢喜,如果有,那就是肉松放少了!
“脂肪杀器牛油果”,又名“鳄梨”自带减肥属性,就这一点便可轻松俘虏万千拥趸。
“久食不厌的抹茶”,这么说吧,你任意问一下你身边的10个女孩“喜不喜欢抹茶”,如果有3个女孩大义凛然地说“我不喜欢!”,算我输。
网红美食套路深,芝士抹茶榴莲肉松水果,几个要素备齐了,再找一些kol帮忙炒作,成为网红指日可待。
当然,“排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讲真,排队五小时,用餐两分钟。漫长的排队就像望你心里注射的春药。在你栉风沐雨的排上五小时队拿到“美食”的那一刻,只要比同类食物好吃那么一点点,那最后的“用餐两分钟”就是夏天的冰啤酒,冬天的铜锅涮肉,唇焦口燥时爱人递给你的西瓜红心儿和风尘仆仆回家妈妈亲手熬的那碗粥。
从心理学上来说,即使最后尝到的味道达不到心里预期,你为了不让这种优越感转化成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也会从潜意识里说服自己,自己排的队,哭着也要晒出去。
网红美食其实也没啥特别高不可攀的技术,食品安全问题还经常让我们担心,不如和嫩食记一起,学习自己复刻网红美食吧!
近来,一些网红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黄牛曝网红店套路深!
现实生活中的网红店,你肯定见到过,你家小区门口,或者shoppingmall,某家奶茶、咖啡或者小吃店,排队几十米!
而某些商家门口甚至在招牌上贴着“一天只卖3000份”的通告,老板解释说,为了保证品质,这活脱脱的饥饿营销。
“牛头”表示,某些网红店聘请了不同团队的充场人员假排队至少一个月。黄牛还称,本市的蛋糕、奶茶等都经历过,而其他牛头对此说话也不否认。
这中间很有套路。
比如,第一天因为才开业知名度低,就要多聘请人,比如找300多个人假排队。
假排队的人员构成很有讲究,不能都是大妈大爷,要有学生、青年、白领、中年人,而且不能一起到,要分批到。符合日常生活规律。
黄牛说一般情况下,假排队10天,人气自然就会被带动起来。
各位看官看到这有什么想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马上联系作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