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经济发展了,创业为什么却更难?

整体来说,中国的经商环境,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了接近40年,而比之前更加放开更容易创业,反而随着手续和程序正规化,门槛抬高,越来越难创业。创业跟做生意是不同的,创业更多的是一种新需求新市场的开拓,新创公司应该要得到比传统企业更加呵护的照顾。然后,这方面,创业跟做生意,是一视同仁的,政策和各种手续流程都是默认,创业和做生意是一个概念。
一样就一样吧,就说做生意,过去可以走模糊地带,现在不行了。并且,现在的竞争激烈程度,远非当初可比,现在的市场环境更加激烈,穷凶极恶,创业更难。
尤其最近这五年,都说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实际上就是从这口号开始的2012年起,就是鼓励你一毕业就创业的时候开始,经商环境变得更加恶化。从2012年开始,这种感觉和体会变得如此明显,突破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再认识。
下面这一小段文字比较敏感,你稍微看下即可,也可以问下你身边做生意的亲戚,生意越来越难做,一问便知。当然,我们尽量隐晦一点表述,告诉你一个现实。
在创业口号下,本来对于新创公司,应该更加开明。但对于新注册的企业,从这公司刚建立开始,就越来越增加了2012年之前所没有的困难。也许反腐少了收入,所以各地方反而对企业各方面要求都更严格了。生意之外的成本,越来越高。
就类似电影《芳华》中的“联防队”,你想买辆车跑运输?好的,捉你,3千块的车,扣住你,你得拿1千块交罚款,才能赎回去。没关系,过一段时间,再捉你。当下是什么情况呢?当下,仍然捉你,交了罚款,车报废。为何?因为有各种流程开始加强了,但就是让你拿不回,找人也没用。明面上的钱并没有,就是为难你,所以“郝淑雯”要的发票或者收据,为难你的人也不敢给你开,这还不如电影里的刘峰。
总之,经商环境下行,创业要谨慎。
具体如何描述呢?
2012年开始,确实贪官被抓了很多,导致公务员朋友聚会,他们都要拉好饭店的窗帘。你说这到了什么地步。很多年轻人,包括知乎、头条上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的福利,嗤之以鼻,但你根本不知道2012之前他们工资之外的所谓灰色收入是如何以倍数在存在。我时常拜访供应商,记得一家宁波的大老板就跟我说过,中国人的收入中,账面上的只占一部分,你以为开豪车的都富二代?!毫无疑问,收入里面其他占比很高。
2012起,水分少了,没了。这里面最难过的就是地方,如果房产不能进一步上涨和成交,那也得想想其他办法。
此后,开始控制、捣毁群租房;
严格公司注册流程,所有股东要全部到场,工商人员还要现场看场地,通过“合格”后,才让你注册公司;
你所办理的消防证书,不是通过窗口去排队,而是得找中介公司去办理;
你开个培训班,教育和民政部门问先你要消防资质;
去办消防证书,它先问你要教育资质,才给你办理;
你开个饭店,同理,环评部门问你要卫生资质,卫生部门问你要工商许可,工商部门问你要环评、卫生和消防资质,总之死循环;
海淘的商品,如果有一点数量和品名不符,你得找中介公司去邮政局捞回来;
城乡各地的拆除违章建筑,抬高租赁市场价格,促进刚需购房;
限制商住两用楼的居住功能,暂停所有商业地产牌照的发放,又是迫使很多人购买商品房;
开始强调租售同权;
足疗娱乐等场所,几乎关了一大半;
郊区的厂房租金连续上涨......
总之,适合创业的经商环境,在变差。
商业大城市都如此,小城市自然逐渐会更加变本加厉。
所以,往后的创业难度更高。税之外还有费,费之外还有很多,不再说了。人们常说“十个创业九个死”,实际上是百个创业一个生,创业本身的难度确实在增加,尤其是经商环境,也就是创业计划书bp之外你没有想到的那部分风险成本,急剧增加,成了常态。
创业,要谨慎。
(本篇创业善意提醒,请转发给你突然想创业的同学、亲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