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达者为先,先入者为王的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成长期,爆发期。在成长期时,你若瞅准机会,早先进入行业且开始运作,或许就能行业的翘楚,因为早期你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回报。可要是行业进入了爆发期,你再想进入且做的有模有样那就难了,因为成本上去了,利润空间缩小了,竞争肯定很激烈,以至于市场出现红海状态,要想再从这个市场中获益那就难上加难。
举个例子,比如在今天,你比咪蒙更有才华,或者比同道大叔更懂得星座,结果你都很难超越他们,因为用户对他们已经有了黏性,习惯了他们传播给自己的内容以及呈现方式;其次,就是用户对陌生的东西有一定排斥。即使别人想要超越他们,那需要付出很多,最后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
通过近几年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媒体红利期已过。以后想要做好新媒体,就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所谓“人格化”是指一个人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形象。而企业想要在社交媒体圈构建人格化标签,拉进与用户的距离就需要从关注话题、语言风格、朋友圈等方面切入,找到用户和企业相交的兴趣点,这样才能传递企业价值观,甚至达到营销的目的。
企业通过新媒体社交功能与用户做朋友,不再是以传统居高临下的姿态,单向灌输自己企业营销信息,而是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之交流,倾听用户的心声。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从而让用户感到企业的诚意。感情到了,沟通就更顺畅了,公司销售额自然就上去了。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利用手机、pc等工具阅读来填充自己空白的时间,然而碎片化阅读却造成了大量零碎的信息,导致这些过量的信息连自己都不知道放在知识体系哪里,以致于加剧了人们迷茫、焦躁情绪。
企业若想要自己的产品在琳琅满目中脱颖而出,取得目标受众的喜爱,就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
除了传统不对等的信息灌输以外,在以后企业借助新媒体,更改方式采取讲好故事做好新媒体这种方式去展开。通过这种方式,用户才有可能被你所表达的信息吸引,最终实现企业品牌广泛传播。
如果说内容决定了信息的价值,那么传播渠道则决定了推广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是一个独立发声的自媒体,那么借助多平台更新内容传播我们的信息,实现信息最大曝光。
而且在内容上,也会呈现出图片+文字+视频组合的形式。比如在脉脉上收集话题、知乎做专栏、微信写文章、微博玩互动、直播秀才艺与论坛做交流等方式去传播信息,不再像之前一样仅限于双微平台,而是逐渐形成微矩阵的传播途径。
总之,持之以恒者甚少,但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新媒体运营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