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个单位和团体开展助残服务

【30多个单位和团体开展助残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5月20日,由青海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省残联、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30余家单位和社会公益组织在西宁中心广场,开展助残服务活动。 当天9时许,参与活动的单位和爱心志愿者团队,早早赶到中心广场布置展位,准备为残疾人群体和市民提供服务。忙碌的人群吸引了广场上市民的驻足围观,很多市民陆续在各展位前排队,等候义诊、义卖、法律咨询等服务。 活动刚开始,青海仁和按摩医院盲人按摩团队的展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盲人医护人员忙碌地挨个给市民们按摩治疗。另一边,青海红十字医院的义诊展位前也排起了长队。 活动现场,不仅有义务按摩、义诊,还有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咨询、残疾人手工艺品展示与义卖、残疾人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残疾人七彩梦文艺演出,现场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等助残服务。此外,当天有10家用工单位组织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77个岗位。 当天,中国智协“牵着蜗牛去散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也在中心广场助力全国助残日活动,倡导全社会关爱肢残群体。 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红泽说,此次活动邀请了全省众多残疾人群体参与,主要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扶残助残、帮助残疾人群体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服务。 除了举办各类助残扶残的宣传活动,我省各相关部门也为残疾人事业做了不少努力。今年4月,省残联组织召开了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服务推广培训班,在全省启动推广青海省政府购买残疾人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服务工作。互联网+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服务工作的开展,每年惠及两万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广大残疾人的需求。 此外,青海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青海省残疾人法律服务团,并在各州市成立8个分团,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更好地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近年来,我省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大幅增加,从2016年的65件增加到2017年的286件,困难残疾人免费公证办证数从十几件增加到120余件,仅每年案件补贴近70余万元。(西海都市报记者 郭红霞 报道)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西海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