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二号首长”的海航仍处于风口浪尖中。
在长达半年的停牌之后,陆续进入复牌的海航系上市公司股价纷纷下跌。7月19日,海航旅业板块凯撒旅游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复牌,但开盘即遭遇一字跌停,截至今日收盘未能打开跌停板。而四天前复牌的海航资本板块上市公司渤海金控,股价也连续大跌,19日收报4.27元/股,较复牌前跌去26.88%,今(20日)收盘微涨1.17%。
自今年1月9日停牌,海航控股终于在7月20日复牌,迎接它的却是一字跌停,2.91元的股价也创下2015年2月以来的历史新低。
海航旗下10家a股公司,7月20日当天仅3家股价出现微涨,最高涨幅不及2%,其他要么跌停要么停牌;6家港股上市公司,也基本是下跌或停牌状态。
资产超万亿的海航集团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曾经在并购市场披荆斩棘,2016年占据前十大并购交易案三席的海航,为什么会走到靠疯狂甩卖资产过日子的窘迫地步?
彪悍的海航,海外投资3000多亿
海航20多年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并购史。
1000万起家,20多年时间,海航从一个一架飞机也买不起的小公司,借助并购扩张,成为资产过万亿,年收入近7000亿元的超级巨头,这火箭式的发展速度,确实让人震惊。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压垮海航的也是疯狂的并购。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国内海外并购多达438笔,总额在2158亿美元,两个数据分别增长21%、148%。其中,民营企业的交易量同比增加了3倍,金额也超过国企。
在这其中,海航风头最劲。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在2016年前十大海外并购交易中,“海航系”占据了3席,分别是渤海金控以99.95亿美元收购c2,海航旅游集团以64.97亿美元收购希尔顿25%的股权,以及海航集团以60.67亿美元收购英迈。
仅三桩交易,就耗资一千多亿元,这波凶悍的操作震惊了海内外,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
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15年起,海航在全球的投资共花出3000多亿人民币。
于是,2016年12月,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联合发布声明,称密切关注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
在监管做出友善的提醒之后,海航并未理睬,继续沿袭其彪悍的投资做派,一路狂飙。2017年5月3日,据相关监管文件披露,海航集团已增持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股份,持股比例升至9.92%,成为最大股东。
风暴在1个月后发起突袭。
2017年6月中旬,银监会要求银行对相关企业境外投资借款进行风险排查,海航、万达、复星、苏宁等并购大鳄位列其中。
在7月18日播出的央视新闻1+1节目中,央视点名批评苏宁投资海外足球:“拿着国内的钱,去国外挥霍,不计代价地购买资产,不排除有洗钱嫌疑!”
受此影响,从2017年下半年海航陷入流动性危机中,20多年的高速扩张戛然而止,不得不从“买买买”模式切换到“卖卖卖”模式。
“王健同志”的自救:半年甩卖1000亿资产
根据自媒体“兽楼处”的说法,7月初意外离世的王健是海航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实际操盘手。
自去年下半年危机发酵,关于海航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今年1月中旬,彭博社报道称,海航旗下的天海投资银行账户被临时封冻,原因是股票重复质押。1月18日,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向外媒承认公司出现流动性难题,但他乐观认为,海航能够解决现金短缺的问题。
消息传出后不久,海航系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累计停牌公司达到7家,引发投资者恐慌。
1月30日,据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海航集团告知债权人称,集团第一季度需偿还650亿元债务,面临至少150亿元的流动性缺口。
根据海航集团今年4月发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度的利息支出高达50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超过50%。
为了缓解危机,海航开始了痛苦的“卖身自救”。
而在资产抛售的过程中,不乏王健的身影,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的判断:“现在也是清理整顿的好时机,我们在线作业,边工作、边清理、边整顿、边瘦身。”
王健最近操盘的一次出售发生在上月,根据海航控股6月27日在上海证交所提交的公告显示,海航将出售其持有的巴西蔚蓝航空公司azul股份全部的5810万股。
根据彭博社当时估算的数据,这些股票价值约3.36亿美元。
但6天后,交易尚未完成,操盘者王健却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身亡。
在海航内部,陈峰与王健的关系微妙,陈峰叫他“王健同志”,他叫陈峰“陈总”。
在海航的管理层级中,王健位居m15,在他之上,只有陈峰的m16,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海航的三号人物谭向东为m12。
自媒体“兽楼处”在《海航的m15走了》一文披露,虽然级别在陈峰之下,但在2016年年底发生过一次事件后,陈老板越来越多时间花在研究佛学和老庄上,海航集团所有具体事务都是王健负责。包括发生在2017年年底的海航流动性危机,连负面新闻都是王健亲自上阵协调。
m16复出,海航能飞出囚笼吗
如今,老搭档离开了,研究佛学的陈峰不得不亲自驾驶失控的海航。
与王健相比,陈峰正在带领海航回归航空业务这条主航道,这也是海南地方政府希望的结果。7月8日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超峰率调研组到海航集团调研时就指出,省委、省政府支持海航集团聚焦航空主业,健康发展。
陈峰对此的解读为,海航未来要聚焦的是航空核心产业以及围绕航空的相关产业,包括航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保险租赁,航空技术等。
没有王健的日子,陈峰继续甩卖资产套现。
7月19日,据财新报道,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基础正在处置深圳海航城,作价约16亿元。
另据界面报道,今年,海航已经接连出售了包括希尔顿酒店、香港启德地产项目及部分德意志银行股权在内的多宗资产,交易总作价超过1000亿。
同时,海航仍有部分持有物业在对外出售。当前,甩卖资产,可能是这家公司少有的活路。
此外,海南地方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救助”海航,从去年11月开始至今半年多时间,包括海南省省长、常务副省长、政协主席等高官多次到访海航。海南省长沈晓明更是将海南与海航的关系上升为:“海航好,海南好;海南好,海航更好!”
在海南地方政府的关照下,海航迎来了国开行、农行等八家银行“支持海航发展”的表态。
多方驰援下,海航终于赢得了短暂的喘气机会,但这是一场以时间换发展的赛跑,留给它的时间并不多。
其实,在这一年,艰难度日的除了海航,还有万达、复星与安邦,这些曾经在国际市场呼风唤雨的企业,如今都陷入了或大或小的危机,有的甚至被接管了。
曾经口气冲天的“首富”王健林变得低调了,不再高喊“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制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余粮不多的他,也开始了清仓甩卖;人称“中国巴菲特”的郭广昌也辞去了不少职位,不时表态拥护政策。不过,最惨的还属安邦的吴小晖,这位神秘的商人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万亿帝国,今年5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8年,没收财产105亿。
从“连一个飞机翅膀都买不起”的1000万元起家的航空公司,发展成为世界500强排名第353位的国际化控股集团,海航经历过三次生死危机,陈峰与王健都挺过来了。
这一次,失去王健的海航,能飞出自己打造的牢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