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建委获悉,继2004年大修后,今年中山路又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整容手术”。根据初步方案,将对中山路与禾兴路交叉口或中山路与建国路交叉口或市中医院、旭辉广场两个路段节点,设立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即过街天桥。目前相关部门还在作进一步的研究。
嘉兴市区中山路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浙北第一路”,如今也出现了拥堵现象。昨天,记者从市建委获悉,继2004年大修后,今年中山路又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整容手术”。
中山路(新洲路—秀州路)路面将大修
嘉兴解放时,中山路仅宽8米,1983年全面拓宽,路幅增加到40米,并于1986年11月全线通车,整条道路由原来的1.5公里延伸到3.14公里。2004年,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市区对中山路进行改造,取消机非绿化带,将原有的绿化带树木进行移栽,道路由原来的双向4车道改为6车道。
市建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中山路作为市区重点主干道,随着车流量和道路沿线建筑的增多,中山路的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沉降,道路基础设施和停车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原来的雨污管道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部分公交站点设置也不太合理,市民对整条道路的改造呼声高涨。”
市园林市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山路(新洲路—秀州路)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对该路段进行路面大修,同时进行交通综合整治,安装交通设施等,新铺和改造雨污管,并将设置公交专用道,全面提升公交运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过街天桥设在哪儿还没定
昨天上午,记者在中山路部分路段看到,不少路面坑洼,一些车辆经过时都放慢了速度。而在市中医院门口,由于没有交通信号设施,人车混杂现象时有发生。市园林市政局副局长张清宇告诉记者,根据初步方案,将对中山路与禾兴路交叉口或中山路与建国路交叉口或市中医院、旭辉广场两个路段节点,设立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即过街天桥。不过,到底设立几座、具体设立于何处,目前相关部门还在作进一步的研究。
事实上,面对日益拥堵的城市路面,嘉兴相关部门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多年来,市区人流密集的路段、节点等一直没有架设天桥、高架等。对此,不少市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年呼吁:“嘉兴需要未雨绸缪,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经验,可以尝试建高架、立交桥或快速通道等。”市建委有关人士表示,一旦中山路今年启动改造,就意味着嘉兴市区将填补过街天桥的“空白”,大大满足行人出行需求。
据了解,目前,市建委、交通等部门正积极就中山路改造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尽快启动,并确保今年改造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将启动中山东路桥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中山路目前通行能力,缓解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来源:南湖晚报
不要“或者”,要“必须”。并且要考虑得更多更广。
地道怎么样 好像更防风躲雨
挖地道更好!
现在放开二胎,总归是有小孩的家庭多起来了吧,孩子大一点总归要带出来玩的,路上车子多安全隐患大,如果有天桥,我想会好很多!
隧道也好的,但是成本以及影响交通较大,做天桥比较好!其实天桥不仅仅是中山路有需要,现在城市基本都很拥挤的,哪都最好设个天桥。
天桥影响景观,建议地道。
不说天桥与地道的建设成本如何,个人觉得还是建天桥吧(加个遮雨棚,台阶不要做得太高,两边留上坡道方便自行车推行),地道太隐蔽,晚上没有灯光的话,里面很可怕的。行人的视线也容易被遮挡,突然出现个小动物就能把人吓得够呛。
:shy
建天桥的作用不大啊
毕竟非机动车很多啊,天桥这些可上不了啊
难道建了天桥就能取消附近的红绿灯了吗?
中山路的道路狭窄,以及红绿灯过近,是主要原因啊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区域的交通问题,就解决中心区域汽车饱和度问题
那些城市功能的办公楼,小高层就要向新区迁移,既可以发展新城,又解决老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