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谓是银行股的大年,一方面,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告别6年下行,开始稳步上升;另一方面,受市场资金配置影响,银行板块股价与估值均得到大幅提升。
板块表现——扬眉吐气的2017
华尔通数据显示,2017年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板块以超过23%的平均涨幅高居行业第3。
分季度看,银行板块同样表现良好,2017年四个季度均获得正收益,也是仅有的几个四个季度都是正收益的板块。
事实上,去年银行板块的出色表现,主要得益于其低估值和高业绩(即“pb-roe”逻辑)。业绩方面,在经济企稳向好的大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好转,利润增速有所提高,进一步打开利润释放空间。估值方面,目前银行板块的整体估值较低,虽然低估值不构成股价上涨的逻辑,但低估值且基本面向好的板块和个股则有很大的上涨动力。
个股表现——零售为王的2017
个股股价表现上,2017年中证银行指数的25只成分股的涨跌分化较大。排名居前的大多是零售业务做得好或转型较成功的银行,比如招商银行(70%)和平安银行(48%)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
形成对比的是,次新股效应渐退,年内调整幅度较大。除张家港行因为上市时间晚,占据今年涨幅榜首外,跌幅榜后几位的吴江银行(-30%)、常熟银行(-30%)和无锡银行(-27%)均为次新股。
单从四季度来看,三季度零售数据表现亮眼、业绩平稳的平安银行以近18%的涨幅拔得头筹,而息差企稳回升的宁波银行和资产质量向好的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以12%、10%和8.5%的涨幅分获第二、三、四位。
截至2017年底,中证银行指数的25只成分股中,共有13只银行股市净率(pb)超过1倍。从roe来看,除次新股外,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行位居前列。
瞅瞅华尔通,选股更轻松!
2018年银行板块展望:监管趋严,潜力仍在
从市场资金配置趋势来看,由于金融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地产和金融套利受限,特别是理财新规后,非标投资限制明显,社会大类资金急需找到合适标的,股票转而成为重要选择的方向。由于这类资金收益弹性要求不高,但安全边际要求很高,所以估值低且收益较稳健的银行股正符合该类资金的偏好。
从银行自身业务发展来看,2018年银行业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监管方面,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防控金融风险排在三大攻坚战首位,对银行负债端及资产端均造成一定的压力。不过,总体来说,趋严的监管政策有很大部分起到了降低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作用,包括表内与表外,银行与非银,资产与负债之间的错配,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性。所以,强监管从短期来看,会对银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则有助于恢复银行估值体系,利好于板块表现。
银行板块的投资建议:
1、银行etf
etf的好处在于费率低,紧密跟踪指数。0.5%的管理费+0.1%的托管费是成本最低的银行基金投资品类了。对于想全面把握银行股行情的投资者来说,银行etf(512800)应该是最均衡的选择
2、银行b
分级b优势在于自带杠杆,当银行板块行情确定性强时,可以通过投资银行b博收益。不过由于分级基金准入门槛,参与者已经较少,必须注意流动性风险,银行b是其中规模和流动性都较大的一只。年管理费+托管费是1.22%,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
3、金融地产基金
金融地产其实并不全是银行,之所以推荐这个,一个原因是2018年以来地产股的行情太抢眼了,另外,银行、地产两个行业也都比较稳健。目前长盛有金融地产b,嘉实有中证金融地产,国投瑞银有沪深300金融地产,都可以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