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要进行农田修复治理,全市已启动10个市级土壤修复试点


继水、大气之后,土壤治理也将进入我市生态建设重点工作范围。今天,全市农业“两区”土壤修复治理现场会,在新昌县举行,就加快推进我市土壤修复治理工作作出动员和部署。
据了解,新昌县于2015年被列为全省11个农业“两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修复治理试点县之一,也是我市首个土壤生态治理示范点。该县于当年就启动了相关准备工作,于2016年选定2个面积各为50亩的试验区块,并确定浙江大学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全面负责技术方案制订和实施工作。去年11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规划,该项目旨在通过三年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建立起一套有效、可推广的土壤生态治理体系,使试验区土壤中镉等重金属全量不增加并下降,其生物有效性明显下降,土壤质量逐步改善,生产的稻米等农产品重金属含量低于食品安全限量值。“我们实施的‘边生产边修复’技术模式,就是在农业生产不停止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植物提取、使用生物制剂的方式,不断削减土壤中的污染物。”项目技术负责人,浙江大学环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肖娥说,其中植物提取就是通过种植东南景天等超积累作物,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富集在其可收获部分,起到转移土壤中污染物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我们会配合使用低廉高效、环境友好的钝化稳定调理剂,降低重金属活性,最终实现土壤质量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双重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新昌县这一省级试点之外,今年我市还在全省率先部署启动了10个市级土壤修复试点工作,覆盖全市各个区、县(市),每个修复试点面积不少于50亩,每亩每年投入不少于0.7万元。为顺利推进该项工作,我市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土壤修复试点工作方案(2017-2019)》,对修复工作目标、修复组织管理模式、效果评价和资金筹措等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目前各地已选定好修复地块和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其中诸暨、越城、柯桥等已启动技术依托单位招投标工作。
会议强调,“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承载资源,其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品质与安全。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科学谋划,摸清农业“两区”土壤质量状况现状,科学制定本地区土壤环境质量防治方案。切实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土壤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调查评估、科研试点等工作,加快推进农田修复治理,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循环发展,中国特色。

可持续发展 污染治理 污染治理 污染治理

可持续发展好啊, 污染可以捞油水,治理了又可以捞一把。多好的事情,应该提倡,坚决拥护~

一边毁田造房,一边农田修复,二边捞钱,二边拉鸡滴屁

中国特色

还修复的了吗?

本来好好的祖宗留下的果林和茶山,几年前土地平整后一直这样荒着。

还有田吗

多留田地是积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