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气活”鲁迅,鲁迅文学奖只是“精英评审”的游戏?


“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如果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你怎么看?
  “堵住了柳忠秧,万万没想到评出了个周啸天。”8月11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随后的几天,网上一则“一个叫周啸天的诗人居然获了奖,气得我拍案而起”的微博受到关注。该微博列举了获奖诗人周啸天的诗词选,包括写千手观音、写超级女声、写张国荣等“雷人”诗句。
  许多网友认为周啸天的诗是打油诗,“侮辱公众智商,要把鲁迅‘气活’了”;但也有人认为,诗歌通俗化、写时事未尝不是一种尝试,只根据挑选出的几首诗不能全盘否定其作品的价值。无论如何,这场争论让鲁迅文学奖再次陷入舆论漩涡。
首次实名投票杜绝“人情票”
  鲁迅文学奖分为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7个奖项,各个奖项分别有10部作品获得提名。本届鲁奖首次实行实名投票评选,评奖年限由“每三年评选一次”改为了“每四年评选一次”,本届评选的是2010年至2013年的作品。
  “报告文学奖”一项中,全票通过的获奖者最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粮道》、《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和《毛乌素绿色传奇》四部作品受到评委青睐,均全票获奖。短篇小说奖中,马晓丽、徐则臣分别凭借《俄罗斯陆军腰带》、《如果大雪封门》获得全票,而之前呼声甚高的笛安的《光辉岁月》获得零票。曾被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公开质疑参评鲁奖有“跑奖”嫌疑的湖北籍诗人柳忠秧最终未能入围提名。
  担任散文杂文奖评奖委员会委员的郑彦英告诉记者:“评奖的感觉是难以割舍的,本次评奖是鲁奖首次实行实名制投票,评委每一轮评选都要在封面上签字,陈述自己的评选理由,还要在封底上签字,每个评委必须都签名,多一个或者少一个都不行。评选结果要进行三天的公示,一旦有问题就会被拿下去。”谈到实名投票的意义,郑彦英说:“这样就有效地杜绝了评委的‘人情票’。”
阿来作品零票落选
  评委说获奖作品
是“坚实行走的文字”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是作家阿来耗时8年完成的作品,出版后受到读者好评,参评鲁奖后被普遍看好。然而最终却只得了零票,令人大跌眼镜。
  “这个结果简直荒诞离奇。我不是对所有评委都不信任,但至少报告文学这一块,这些人的眼睛都瞎了”。阿来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近期会写专门文章对此事发表质问。
  参与报告文学单元评选的评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接受记者采访时没有正面回应阿来作品的落选,只表示,今年报告文学共有194部作品参评,最后仅有10部作品入围最后一轮评选,每位评委最多只能投5票。“可以说,凡是进入最后入围的10部作品,都是精品。”丁晓原说,获奖的5篇(部)作品,突出体现了报告文学真实、快捷地反映社会和时代重要话题、重大主题的文体特点与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叙写的题材又多样广泛,同时达成了“报告”与“文学”的统一。
周啸天打油诗遭质疑
  程序和质量是两回事?
  “炎黄子孙奔八亿,不争馒头争口气”“今宵荧屏富春光,五省共追超女狂”……鲁迅文学奖公布后,有网友将获奖诗人周啸天的作品发到微博上,并质疑“谁在让这样的诗人获奖”。
  曾在鲁奖推选阶段质疑诗人柳忠秧“跑奖”的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将批评矛头指向了周啸天。“从网友提供的文本来看,还不如柳忠秧的诗。不知拿去参评的诗集水准如何,但一个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也真是‘够呛’。”
  参与本届鲁奖推选工作的文学评论家樊星提出,有可能网友评价的只是周啸天的一部分烂诗,评委看到的是一部分好诗;每位诗人的作品都有好坏,就像去年鲁奖中受到争议的“羊羔体”,网友调侃的也只是车延高的部分诗句。
  “在如今杂语喧哗的年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程序是一回事,质量是一回事。”樊星认为,现在值得关注的不是周啸天的诗到底如何,而是是否有更好的诗歌被遗漏;如果周啸天的诗获奖确实是按照程序走,那么大众也没法否定。
  担任中篇小说奖项的评委之一、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说:“评奖的操作环节其实非常艰难,几百部作品筛选,每一轮评选都要在投票前充分讨论,陈述自己的评选理由,还要在封面上签字。每一轮的胜出都非常不易,对每一个作品都是艰难的选择。”
  采访中,多位评委也表示,作品质量是评选的最根本要求,此外对作品的题材、作家的年龄、地域等因素也要考虑。
“精英评审”的游戏 不必让大众满意?
  作为我国重要文学奖项之一,鲁迅文学奖近年来似乎风波不断。2006年,国家一级作家、担任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的赵丽华,因“梨花体”的诗歌风格引发大量争议;2007年,数名评委成为鲁迅文学奖最终获奖者;2010年,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凭借“羊羔体”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引发争议不断。
  如何树立中国文学奖的公信力?丁晓原认为,以鲁奖为代表的当下精英文学评奖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应该引起重视;专业评委应多听取受众意见,而不是将文学封存在象牙塔里。“但实际操作中,还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第五届鲁奖评选中,我们曾设立了网上读者投票的环节,却出现了人为操作投票数等问题。”
  湖南作协副主席欧阳友权是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他认为,鲁奖说到底还是以专家评价标准为主的“精英评审”,难以让每一个人特别是普通大众满意。“随着传媒日益发达,可以经过一步步改革,探索建立一个好的平台或操作机制,让读者的表达渠道更加畅通。”欧阳友权说。
  方方认为,“真正的文学奖,只要评选的结果大家认为不错,机制上公开或不公开都没关系。拿出来的作品让人信服就可以了。文学奖的价值所在就是让更多的人读到好的作品。”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部分获奖作品名单
(以得票多少为序,得票相同者以发表或出版时间先后为序)
中篇小说奖
  《隐身衣》 格非
  《美丽的日子》 滕肖澜
  《白杨木的春天》 吕新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胡学文
  《漫水》 王跃文
短篇小说奖
  《俄罗斯陆军腰带》马晓丽
  《如果大雪封门》 徐则臣
  《香炉山》 叶弥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叶舟
  《良宵》 张楚
报告文学奖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黄传会
  《粮道》 任林举
  《毛乌素绿色传奇》肖亦农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铁流、徐锦庚
  《底色》 徐怀中
诗歌奖
  《整理石头》 阎安
  《个人史》 大解
  《忧伤的黑麋鹿》 海男
  《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 周啸天
  《无限事》 李元胜
散文杂文奖
  《在新疆》 刘亮程
  《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 贺捷生
  《先前的风气》 穆涛
  《巨鲸歌唱》 周晓枫
  《回鹿山》 侯健飞

必须顶上去。。。
文化都是有钱人玩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