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民生视点 2016-12-14 08:44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道路则是代表交通的先行者。
位于孝感东城区的董永路,连接着通往主城区的交通大道,以及通往机场方向的孝汉大道。由于地理位置好,近几年道路两旁有多个小区陆续建成。可董永路曾经的路况,却让周边居民抱怨不已。
市民 吴女士:
包括自己开车出行 都不会选择这条路的
市民 郑先生:
有很多裂缝 很多大坑 很难走
路面坑坑洼洼,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而滨河路以往的路况,同样让过往市民抱怨不已。
道路曾是破损不堪,市民朋友当然是急盼改善。而这两年,随着这两条路的升级改造,道路平坦矿藏,大伙再次经过,已是另一番心境。
市民 张先生:
现在每天晚上在这里休闲 空气搞好了 环境搞好了 绿化也搞得好 道路都搞得蛮好 这还不是享政策的福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努力提供“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
孝感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熊立波:
近期我们完成了316一级公路的改造,70多公里,从安陆到孝南,安陆和云梦那已经全线通车,孝南还有一段正在施工,下一步我们将对107外迁工程,107外迁工程即将实施。
除了保障市民们的出行通畅之外,2014年,孝感市公路局还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与湖北省公路应急一级平台相呼应,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孝感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熊立波:
各个县市区在重要的国省干线,尤其重要路段和大型桥梁,我们都实施了实时监控,我们安装了情报板,安装了探头,实施了监控,并且对我们六个固定治超站都实施了监控,与省里的一级平台实施了联网,配置了八台应急指挥车。
熊立波介绍,应急指挥车可以到国省干线、县乡道的任何一个地方,车内网络直接对接到应急平台中,即在应急平台上面可以实时看到孝感公路的任何一个地点。
孝感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熊立波:
像应急抢险的时候,洪灾等其他灾害的情况下,人员车辆到不了的地方,我这个车辆就可以去,并且这个车辆里面配备了海事卫星电话等等这些通信设施,极大的改善了我们这个应急指挥的这种能力。
交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以及城市面貌的变化,我市现代化大都市的气象也越来越浓。
孝感新闻综合《民生视点》
新闻爆料热线:0712-2320011
微博:@孝视新闻眼
每天同步更新,更有电视之外的精彩!
记者:邬文杰 邓力
编辑:周璐
这是个好事情 ,期待未来的大发展
希望孝感城区利用107、316改线机遇,尽快修成孝感城区外环线
不要关起门来吹牛B,看看这5年你们做了点什么事,其他地市的发展有多快。兰州烧饼
孝南还有一段在施工
熊局 市中心医院到金贸路100米什么时候通车 影响城西几万人民的出行和全市500万人民就医
进步是有的,就是发展太慢,比同省的其它的城市相差太大。只有加快城建才能更好的发展,特别是107和316的合线,孝感的门户,急需扩建。
你们就是喜欢说政治正确的废话和套话。2016年的孝感和1996年的孝感,确实是车多了楼多了。但你去问问老百姓,他们的幸福感是不是也同步变多了。和湖北省内的其他兄弟比,孝感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了。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吹、夸、虚
垮越应该谈不上吧,硚孝,孝汉,孝汉应,316和107外迁,天仙南路,这些在哪里,
慢,慢,慢。
107 316外扩 早点搞吧
安陆和云梦那已经全线通车,孝南还有一段正在施工
笑一笑而已
坐等下面各楼的评论
董永路的公交站台没人有话说吗?下了车,怎么到人行道?每次都得跨过去,一个年轻人还好,老年人,带伢的,提行李的怕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吧?设计者真是……
孝感城区没有几条完全通的路。断头路太多!
这五年变化不小,但跟再往前五年比比……
不怕发展落后,怕就怕人为的还去粉饰这种落后。湖北的苏州,话说孝感你真的敢和苏州做一个全方位的对比么,哪怕是苏州下面最穷的区县?
前天,从东站步行到永安,当走在京广桥上,嗖的一声,一辆接一辆的车飞奔过去,感觉车辆都快贴到身上来,惊出一身冷汗,小命都差点没有;步行过京广桥,是拿生命在开玩笑,极限走步,这段路真的是十分危险。
交通拥堵,这段l路太过狭窄,经常堵车,大家想必都知道。
京广桥作为孝感的北发门,交通咽喉之地,城区的主干道,居然是单向两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城北也快融城,城北目前有大几万居民;以后会突破10万人以上,城北有几个大楼盘在那边。
建议此桥,交通相关部门实行无障碍通行, 为孝感人民做事实,造福于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所谓无障碍通行:单向最少3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都要有,桥比路宽.
京广桥,实行无障碍通行,迫在眉睫!
京广桥,实行无障碍通行,刻不容缓!
京广桥,实行无障碍通行,势在必行!
我们草民认真就输了
还好意思提316永久线,这不明说孝南领导不作为吗!
把坏路修好了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功劳,以前的坏路是谁修的,不会是村民集资修建的吧?
我们见证过太多的路面,因为施工质量问题或者大货车的碾压的原因,致使路面破损,一条刚修建三五年的路面就成了破路、坏路、不能走的路,政府相关部门有追责吗?
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今天修好的路面,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