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这个字眼可能会让你觉得它需要经过他人的评定才是“古村落”,它或许是不起眼的,它或许是被人忘却的,对于我来讲村里只要保留了以前的建筑且村里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它就是“古村落”。
三胜村,古称荫亭,后称三胜,属潮州市浮洋镇。村落呈块状,建筑多三合土砖木平房,陈厝、杨厝、曾厝、郭厝,各相隔一巷。巷之间又有着很多交叉或垂直的小巷,小巷里有好多脚印,这些脚印就是岁月的印记。
元代创村,先民从福建莆田迁此。原有陈、杨、曾、郭、王、方、郑、许、池等姓混居,称荫亭村。后他姓外迁,只存陈、杨、曾、郭四姓。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齐鸣古庙”和“广福庵堂”。齐鸣古庙又名“三胜宫”,庙内祭祀的,为死守睢阳城抗击安禄山叛乱而死节的张巡、许远两位民族英雄,唐肃宗追封张、许“双忠圣王”。
齐鸣古庙三年一次“拍醮”,凡属鼠年、兔年、马年、鸡年便是“拍醮年”。毕竟是三年一次,村里会非常热闹,各神前请来大戏和木偶戏,游神队伍会巡游至村里大街小巷,保佑合乡平安。
又因本村三易村址,故改“荫亭”为“三圣”,1949年冬并洋头、全福、韦骆、胜联建农会,1952年建村镇时,改“圣”为“胜”,以示团结、胜利之意。
木棉花开,透过窗放眼望去,木棉花开得红艳,惊叹:“妙哉”。它不但花朵美丽,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曾儿时,约上几个小伙伴,手里拿着几个塑料袋,在木棉树下拾捡木棉花,然后回去将木棉花晒干熬水喝,然,这些都已经是回不去的时光。
独自一人行至田间,一辆“老凤凰”停在路边,昔日的“老凤凰”价格甚高,家中谁有一辆“老凤凰”是多么一件了不起的事。可能骑不动它的人有很多,特别是上车那一会,似乎还要有些技巧,反正我是骑不动的。
老农在田里辛勤耕耘,那种专注触动了我的心弦,快门留下了这个镜头。专注的老农好像不知道我在田间一样,一直埋头苦干。田里的菜各式各样,这也许就是老农的胜利果实吧,也是老农心灵的一种寄托。
在不解“三圣”为何又叫“三胜”时,我是一脸茫然,不知是何意。毕竟我没有去了解过该村的历史,直到采风了三年一次的“拍醮”,在村里的老人那里了解到了“拍醮”的传说又了解了“公婆树涵”的历史,我对这个小小的乡村也感兴趣了。
作者:立佳棒 乡村微镜头
这里的房子很有特色!虽多残垣断壁,但是画面莫名有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