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营销之路该何去何从?(论企业运营者工作窘境梳理)

不妨先看看几段对话,了解目前企业中运营,营销遇到的问题和现状。
1.公司网站有吧?有。pv多少?挺少的。需要运营推广吧?需要。愿意付部分费用推广么?愿意。现在效果如何?没多少人购买呢?
2.seo/sem做么?感觉太贵了,也没什么效果。那你们什么都没做,现在效果不也是不好么?等有钱了再说吧。晕!
3.公司有微信公众号么?有。有专人维护么?有。做一些活动推广么?有。效果如何呀?阅读量很低,粉丝增加也不多。现在准备怎么把他做起来?现在手上事情比较多,等过段时间吧。呵呵!
4.有微博账号么?没有呢。有没有考虑做这块呀?有的,那里也有很多流量的。有计划做活动推广么?必然需要啊。费用预算呢?啊,又要钱啊,怎么到处都是要钱啊,不要钱不能推广么?要做好内容,发挥你的专业能力。好吧!
5.媒体广告有做么,你看同行有做知名媒体发布,一下子曝光不少呢?可以啊,多少钱?xxx元。好贵啊。也不知道转化如何,算了吧,等有机会的。哈哈!
6.dsp现在很流行啊,有没有做呢?搞不懂呢。可以花时间了解啊。这个太花时间了,平时都比较忙。
7.听说你公司招了一个营销人才?是的,xx五百强企业过来的。那还不错哈,现在做的结果满意否?不满意,都做了2-3个月了,也没有成几单。你们推广那一块业务啊?企业福利的app。终于明白了。。。
扯犊子半天干嘛呢,这是现在营销人的现状,这也是很多营销人的噩梦,不管专员,主管,经理,甚至更高级的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营销才算是良性的营销呢?先看定位(我们先不论现在公司是否都是这种模式哈!)
以营销运营驱动,产品,技术协助,销售,市场链接客户的闭环生态系统,最终行成公司自有的数据系统,包括市场趋势调研,品牌战略制定与调整,竞品分析,精细化运营方略,用户服务体系,以及客户为主的自有数据库。
战略的推进应该有阶段性,以项目制进行推动。项目失败,你成长了;项目成功,你突破了,公司也飞速进展。这是一个良性的项目制进程。(必然排除打酱油,老板苛求,以及企业员工对立面的问题)。
攻城掠地,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一个个阵地,想想看初期任何一个阵地建立都是从0开始,要不断强化前期的工作效率,提升项目进展速度,避免阵地搭好了,一个时代都结束了。当然也要避免揠苗助长,妄想很短的时间所有阵地全部建好。
线上渠道实在太多,全部建立也不太现实。那么在建立之初,就要想好企业的真正的品牌市场定位。(这里又说定位了,别介意)如果只想做一个可以盈利的企业,渠道建立一两个就可以了,太多的渠道至少前1-2年都只是品牌宣传地。如果想做大,上市,那么从一开始就要尽量多的去拓建基地,这个简单说就像营销里的指数一样,酒酿才会有酒香。
哪些渠道目前可以作为企业的一种选择呢?(本次只说说线上,当然线下也很重要)
不妨先想一下客户如果有需求怎么找到我们呢?(先不去想如何造势,造需求,这个说服成本有,周期也需要。)
想想我现在在浦东软件园,同一个园区的另一个企业突然有这个需求,他会通过什么途径去满足这个需求呢?
第一,千年不变的上搜索引擎(这里没有说百度,因为搜索引擎最近占比率变化很大),先去搜一下,也许会在线沟通一下,也许会电话咨询一下,就算先建立了联系。这个成交系数最低,频率最高。
第二,微信朋友圈发一下,群里问一下,现在各种微信群太多了,稍微有点名头的都有分类,找起来也很快,不过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对应的群,和五花八门的好友,这个信任度甚至比百度还高。
第三,低头党,手机族一天之中可能花时间最对的地方,各种媒体。看看网易新闻,头条,看看视频等,今天需要今天又看到了,可能很容易来过来看看你得产品或服务。
第四,这种没有成本,却需要大量时间,信任度最高,朋友推荐。一般有需求会咨询身边一些相关性很高的朋友,有没有接触过或者认识的人。这个成交系数最高,频率最低。
现在可以回答企业可以选择哪些渠道这个问题了。
网站必须要建,而且逼格不能太low,也不能太高科技(太新显得公司很嫩)。产品案列一应俱全,在线多种沟通方式要有。相对应的一些seo/sem可以根据预算做相应的调整,但是必须要做,否则你的网站就是一个僵尸网站了,自然是没有什么人会过来看的。
微信必然要做,社群运营可以作为一个重点做关系。微信(或者小程序)可以做一个移动端的产品基地,至少让手机党可以轻松点看看你是做什么的。如果有实力,做app也可以,独立的空间也有很多新玩法。
自媒体阵地必须要有,有精力可以充分利用流量优势捞鱼,没有经历的话,至少房子还是要有的,日常做简单维护就好,作为一个窗口,用户想找你,至少找得到。
广告呢?这个可以简单说一些名词,方便一些入门的朋友理解:
广告营销,或者现在流行的大数据营销,简单总结就是上面一幅图。
大数据营销的一些专属名词,不理解的可以自行搜索理解,具体等有时间再掰扯。
欢迎关注我,也欢迎大家来吐槽@!作者:魔都运营者